文笔巴巴 >报告大全

出行调查报告8篇

在调查活动中,我们能发现事物的相关规律,这些都可以写在调查报告中,不管参与什么样的调查,都有值得我们写调查报告记录的地方,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出行调查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

出行调查报告8篇

出行调查报告篇1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来愈浓。我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实施“旅游兴乡”战略。随着以农业休闲为核心的旅游产业的成功运作,我乡旅游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一、旅游现状

20__年,我乡开始实施“旅游兴乡”战略,几年来,通过内部挖潜和招商引资,使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__支柱产业之一,初步形成了“浏河人家”,“浏阳河第一湾”,“湘东第一洞”等带有农业休闲气息的旅游品牌。目前,共有以“浏河人家”为品牌的农家休闲山庄56家,每日可接待游客4000多人,日营业额可达2万多元,安置当地农村劳动力近400人,并有效地促进了种养业和招商引资地发展。

二、存在不足

__农家休闲发展到今天,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表现为客源不稳定,外地游客少,经营方式单一等。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没有形成特色,不论是老式土砖瓦房,还是红砖楼房,都没有经过造型,没有农家特色,缺乏景区建筑风格。没有菜园、果园、花园、池塘等,不象农家,而象农村的都市,游客来过、吃过、玩过、住过以后,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不知什么是真正的“农家乐”。

2、服务质量不高。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服务项目单一,不能为游客提供娱乐休闲、健身运动、商务会议等方面的服务。大多数来农家休闲的游客主要停留在吃一餐饭,打一阵牌。同时,大多服务人员受文化、素质、涵养、见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且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导致在形象礼仪、经营理念、创新意识、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

3、缺乏统一规划。大多农家休闲项目是当地群众利用自有的住屋,自发兴办的,都没有进行统一规划,随意性较大。加上政府投入小,部门介入少,调控乏力,对农家乐的数量控制、质量把关、地域分布、配套功能设施、层次类型、宣传筹划等没有一个整体规划,难以形成规模品牌,产生整体效应。

4、相关服务缺乏。一是缺乏交通工具,沿线没有公共汽车,附近也没有出租车,游客乘车不方便,游客有急事需到浏阳租车,耗时费力,极不方便。二是缺乏医疗条件,游客身体偶有不适,求医、购药困难,健康缺乏保障。三是居住条件不优。多数农家乐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厕所卫生、居住条件都存在较大差距。

三、发展优势

我乡位于风景秀丽的浏阳河中上游,面积256.8平方公里,人口3.5万,距离浏阳市区22公里,现有森林26万亩,其中国家生态效益林8万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绿化率90以上,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境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揭开她迷人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有湘东第一溶洞—古风洞、浏阳河第一湾漂流、浏阳湖等蓍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地下迷宫”空岗山,峭壁千仞的天岩寨等尚待开发的景点,今年年底,双江电站将建成蓄水,形成“浏阳河第一湖”的美景。不久,华南虎将放归__,将使__闻名海内外,极大的促进__发展,除自然景观外,__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有李民、张凯和叶子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也有江大仙人庙等道教文化色彩浓厚的传统庙观。近年来,我乡不断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无公害蔬菜、绿色水果、栀子花、黑山羊、科学试验田等产业已具规模,并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观光带。游客来到__,浏阳河沿岸风光和风味独特的浏阳河农家休闲可以怡情,可以忘情,让人留连忘返。

四、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大对我乡农业旅游的投入,实现“旅游兴乡”。

(二)工作目标

1、我乡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农业生产的观赏性,合理规划,形成农业观光带,同时加大对农业观光带配套设施的投入,由政府对“浏河人家”农家休闲品牌统一规划设计,重新定位,实现农业观光游与农家休闲共同开发,让旅游与农业齐头并进,比翼双飞。

2、招商引资4-5千万元,对我乡两个较大的旅游项目“古风山庄”,“天人绿谷”进行“二次开发”,将它们建成集农业观光,民俗体验,娱乐休闲,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服务项目。

3、双江电站建成后,招商引资2-4千万元,利用电站库区近郊,交通方便的优势,将双江电站库区建成我市最大的“水上乐园”,为都市休闲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将双江水上乐园与浏阳河第一漂联合,丰富浏阳河第一漂的内涵,对大溪河和小溪河沿线进行全方位立体开发。

4、借助世界濒危种—华南虎即将落户我乡这一全世瞩目事件,以及长沙引水工程即将启动,进一步向外推介“绿色——、生态——、清新——”。以此为核心,利用__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打造“__农业休闲观光区”,使__农业观光旅游融入浏阳市域经济,服务“长株潭”。

五、工作措施

(一)政府组织,统一规划

为全面推进我乡旅游开发,由乡政府出面组织,为旅游开发创造条件、营造环境、牵头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发展思想观念方面做好对群众的引导工作的同时,对旅游项目,政府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规划,明确重点;二是建立规范,明确要求;三是适当投资,建好基础;四是抓好宣传,开发市场。

由市领导牵头,会集旅游、国土、规划、建设、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打造“__旅游区”发展模式,对我乡旅游项目的规范、设计、管理、分布、档次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布局科学合理,整体呈现农家特色。农业观光带与农家休闲要整体开发,小型农家休闲按照笼中有禽,栏中有畜,塘中有鱼,园中有菜的庭院经济进行布置,中、大型农业休闲项目可以考虑采用庄园开发的模式进行整体布置。

(二)加强管理,提升质量

制定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管理细则,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顿、检查、验收,对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符合要求方准挂牌营业,达不到要求的予以整改。对新办的要求经过相关职能部门验收、审批后方能挂牌营业。

为加强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由政府牵头,成立__农业观光旅游协会,让旅游景点、公司、种养专业户与休闲农庄建立联系网,加快我乡其它产业与旅游相结合的进度。为做好接待,加强对外联络,更好的推介__旅游,以村为单位成立接待中心,负责对外来信来访,协调处理有关事项,以便改进服务,让游客满意。

对挂牌营业的,制订行业标准,开展“星级评比授牌”和“共产党员示范岗”等活动,促使经营者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对违章经营者进行处理打击。

(三)加大宣传,打造品牌

一是在农家乐外界环境做文章,通过建立“农家展览馆”、“土特产专卖店”,在浏阳市区,杨高、荷石公路入口,浏永公路设立大型广告宣传牌。二是建筑设计凸显农家特色,或装饰农家特色建筑等多种形式来营造浓厚的农家特色文化,让人一入__就觉得有农家味。二是与旅行社联姻,依托浏阳旅游资源,打造“__农家乐一日游”精品路线。三是定期开展策划活动,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策划的同时,政府将定期组织新闻记者、旅行社到__考察,帮我乡从游客的角度发现卖点,进行策划。四是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辅之以广告和专题活动的策划运作,扩大去我乡农农业观光旅游的知名度,把__农家乐打造为知名休闲品牌。

要搞好我乡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当前工作千头万绪,首先是做好制定实施细则和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当前工作困难重重,最困难的是缺少人才与资金,因此,要加快发展,我们在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同时,请求上级在政策和经费方面给予我们更大的支持。

出行调查报告篇2

调查地点:北京市

调查方法:电话访问

调查时间:2月底

被访者:18-60岁之间的城市居民

样本量:201

调查机构:北京科思瑞智市场调查公司

报告来源:北京科思瑞智市场调查公司

旅游市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内容:

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除了能享受到旅游过程中的惬意与放松,其实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体味。但随着旅游逐步深入生活,关于旅游的投诉也常见于报端。据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五分之一的受访者对随团旅游表示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来自导游和旅行社方面。对于没有随团出游的受访者,旅游费用以及旅行社的信誉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该项调查由北京科思瑞智市场调查公司于__年2月底在北京实施,调查采用电话访问的方法,共完成有效问卷201份,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8-60岁之间,家中有电话的北京居民。调查结果可以推论北京有电话的居民。

随团旅游:不满意

旅游服务一直以纷争不断而出名,从调查显示的结果看,人们对随团旅游的评价的确不高。在有随团旅游经验的受访者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对其最近一次随团旅游表示不满意,而表示满意的只有三分之一,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服务一般。

导致受访者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导游未尽职责”和旅行社“降低等级标准”。这两项的比例分别达到30.8%。其次是“擅自变更行程安排”占23.1%,和“配套设施不完善”占15.4%。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与旅行社的接触更多的在出游前期的报名环节。而在旅行途中,导游则很大成分上充当了旅行社的代表。游客对旅行社服务的不满意在得不到导游的妥善处理后,则很容易转化成对导游的不满。

科思瑞智的研究人员认为,旅游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消费者花钱购买的既是旅游社和导游提供的服务。对服务的满意程度的高低是保持回头客的关键所在。对于旅行社来说,其所提供的服务并非杀鸡取卵的短期利益行为,所带来的回报应是长期收益。随着世贸组织的加入,国外旅行社加入竞争,必然会使旅行社的客源结构发生变化。对于某些愿意尝新,或更加信任外国货的人来说,参加外国旅行社出游具有不小的诱惑力。国内旅行社可能会发现,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很简单,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

费用和信誉:参团出游的主要障碍

受访者中,有7成的人没有随团出游过。其中,近一半的人是由于“没有时间”,而三分之一左右的受访者则是因为“费用较高”。还有7%的受访者表示不随团旅游是因为“对旅行社不信任”。从这一结果看,费用和旅行社的信誉问题是阻碍人们参团旅游的重要因素。

从交叉分析看,家庭收入越高,有随团旅游经历的人所占比例越大。在家庭月收入低于__元时,90%左右的人没有随团旅游的经历,而在家庭月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时,则超过一半的人有随团出游的经历。看来,尽管对旅行社而言,价格的可调节余地不太大,但普通工薪阶层对旅游费用的可支持能力依然有限。或许在达到规模效益情况下,价格还可以适当调整,毕竟目前,降价仍是屡试不爽的.刺激需求的看家法宝。但对于信誉问题,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扭转人们心中已形成的观念则非短时间内即可达到的,因为人们更愿意接受与自己观念相近的意见。

假期放飞,出游最宜

调查显示,消费者在选择何时出行方面越来越理智,有可能是吸取十一期间黄山惨案的教训。四成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学生的寒暑假出游,两成的受访者会利用单位休假出游,依然希望在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出游的受访者不到15%。

另有相关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对出游时间的选择有显著差异。年龄在30到50之间,有50%的人会利用孩子的寒暑假带孩子出去旅游;而年龄在18到29岁的年轻人则更多的会在单位休假期间出游。

对于出游时间的选择,个人因人而议。但可以看出,人们在出行时间安排上都注意避开节假日的高峰期,因而外出旅游的时间结构发生变动,学生的寒暑假将会是颇受青睐的旅游时期,这也提醒旅行社针对学生组织的旅行团可以成为旅行社经营的另一方向。

潜力巨大的自助旅游

就像自助餐一样,旅游也可以自助。但目前来看,了解自助旅游的人还不是很多,只有30%左右。与没有随团旅游经历的受访者相比,有经历的受访者的了解比例更高一些。但无论是否有随团旅游的经历,当受访者被询问是否希望尝试旅游自助时,一半左右的人表示希望。

相关分析显示,年轻人更愿意尝试自助旅游,随年龄的增加,希望尝试的比例逐步降低。这种差异还表现在家庭收入的差异上:家庭月收入在__元以上,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希望尝试,而家庭月收入__元以下,则只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希望尝试。

传统的随团旅游,衣食住行不用自己操心,但代价是失去了自由;自己出行有了随意安排的自由,但凡事都需自己操办,难免玩得尽兴。自助旅游似乎实现了两者的结合,取长补短。而调查结果也说明这种新型旅游方式潜力巨大,这是否意味着在自助旅游市场上,令一场战争又要开始了呢?

出行调查报告篇3

渭源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极具特色的旅游开发价值。为了加快建设渭河特色文化大县,倾力打造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对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

一、做法与成效

(一)产业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紧紧依托渭源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把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型战略主导产业来抓,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渭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和《渭源县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华夏文明渭河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品牌定位,确立了建设“渭河特色文化大县”和打造“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强力推出“生态之源渭河源、文化之源首阳山、活力之源太白山”三大品牌景区。并与渭河沿线天水、宝鸡、西安等7市区成立了渭河旅游联盟,签订了“渭河流域旅游发展合作协议”,加强了交流和合作,联合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域。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齐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并举的良好局面。

(二)产业开发体系初步形成。坚持以节会、活动为载体,不断扩大渭源文化旅游在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举办了两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甘肃渭源华夏文明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节,在兰州、西安召开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多渠道宣传推介渭源文化、旅游资源,全面提升渭源知名度。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举办书画专题讲座,为加强我县文化人才相互学习、交流搭建了平台。目前,我县有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44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13家(包括ktv),网吧7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单位1家,艺术品经营3家,文化市场其他经营单位3家,专业演出企业1个,出版物零售单位3家,印刷企业13家)。依托“渭河源”文化品牌,积极鼓励一批龙头企业参与旅游商品的开发。目前,开发出了以灞陵桥为亮点的工艺品和渭源土特产为主的旅游商品。全县现有专业旅行社3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5家,新增旅游商店3家,主要生产有“秀峰”牌南山放养虫草鸡、鹿血酒、土鸡蛋等土特产,“得林”牌系列中药材营养保健品,“渭井坊”牌系列酒,“绿源”牌蕨菜、卧龙头、苦苦菜等山野菜系列产品,深受省内外游客的青睐。20__年1至10月份,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0.27亿元,增速39.59%,文化产业投资额达到1.22亿元,文化从业人员累计达到1260人;全年旅游接待人数34.32万人次,旅游收入1.32亿元。人均消费385元,未发生重大(含)以上游客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诉。

(三)项目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编制完成了《渭河源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太白山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首阳山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并通过了评审。同时,集中精力打造品牌景区。总投资8600万元的渭源县渭河源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755万元,完成了景区4.3公里车行道路、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景区大门建设工程,并完成了禹王殿主体工程、一线天摩崖石刻、景区游步道部分工程、玉龙景观道铺装工程、九鼎台的安装工程、渭河龙王庙、历史文化展馆框架工程和完成了生态厕所、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和生态桌椅休憩设施等。总投资4315万元的渭源县首阳山景区一期建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161万元,完成了生态停车场、林下休闲区、5座景观亭以及景区1.5公里的游步道建设和首阳山山门、八卦楼、厕所、车站的改造工程,还完成了游客中心框架工程、采薇苑主体工程、生态厕所、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和部分标识系统。据统计,全县“农家乐”旅游经营户达到4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达1560人。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编制完成了《灞陵桥保护及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渭河源自然遗产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约8969.85万元,建筑面积23683.3平方米的文化综合场馆,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苏维埃政府纪念馆、非物质文化展览馆、城市发展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市影剧院于一体。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100万元。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一个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四)文化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县上把旅游宣传推介作为稳固开拓客源市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重要方式,不断创新宣传形式,积极拓宽宣传渠道。一是设计编印了《渭源旅游指南》、《渭源旅游优惠卡》、《渭源旅游招商手册》及酒店、旅游商品、景区宣传单页、渭源旅游宣传扑克等宣传品,并在县内各酒店和省、市部分宾馆饭店进行了摆放。拍摄制作了《华夏文明渭河源》文化旅游宣传专题片和《探秘渭河源》,大型纪录片,摄制了《走进渭河源》专题栏目。二是依托 “中国旅游日”、兰洽会、文博会等省内外重大宣传节庆活动,向社会各界赠送各类宣传品、宣传光盘、优惠卡、优惠券等,有效的宣传推介了我县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三是在会川镇三角路口、兰临高速和兰州至中川机场、定西至兰州的高速公路旁设置5个大型户外广告牌,并在县内g22高速安定段、316国道河口段等重要路段安装了5块旅游宣传大型户外广告牌,县内各旅游道路制作宣传牌17块,有效宣传了渭源旅游资源。四是将“灞陵桥”、“渭河源”、“首阳山”、“秦长城”等4项知名品牌作为重点商标进行注册保护,极大提升了我县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民间文化保护成效显著。一是依据国家、省、市相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渭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渭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渭源县文化界知名人士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小组,健全了我县的“非遗”保护体系。目前,我县进入省级名录的有4项,市级名录的有30项,县级名录的有64项。二是挖掘、整理、提炼了一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编辑出版了《渭源民间故事》、《渭源花儿》和《渭源小曲》三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共3000册,为进一步推动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困难和问题

一是规划特色不明显。即对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统筹不够,导致对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不清晰,也导致一些景区景点规划缺乏明显个性。在景区景点规划中还存在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规划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规划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根据以往定量评价结果,渭源县旅游资源中只有首阳山、天井峡、渭河源头、双石门和灞陵桥达到四级水平,景区文化底蕴均未得到深度挖掘,70%的旅游资源处于中低水平。从现有知名度来看,仅有渭河源、首阳山、灞陵桥跻身于定西市旅游精品线路中,而在省内只是略有体现,区域知名度不高。相对于渭河以北的广阔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来讲,渭源南部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但与同属于秦岭余脉的漳县、岷县等地区具有雷同性。花儿、傩舞等民俗,马铃薯、中草药等产业在临洮、岷县等邻县均有共同的特色。因而,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无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是精品品牌缺乏。产业发展需要品牌支撑,而在我县,真正“打得出、叫得响”的产品和服务品牌基本空白。也就是说,渭源县还没有形成独特的市场品牌和广泛的市场辐射。县内文化旅游资源较多,但产品以单一的观光型产品为主,产品开发缺乏对文化内涵、景观审美特征、地域文化背景等发展因素的综合考虑,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够,导致产品结构单一,缺少集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多元化的文化旅游“精品”。

同时,对文化产品的宣传、包装和推介不够,文化产品与旅游脱节,许多产品仅限于家庭作坊式的制作,产业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和水平,文化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极少。景区景点基本上是观光游览性项目,游客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项目很少,难以留住客人。

三是融资困难,投入不足。全县文化旅游建设投资滞后于经济建设投资,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县上还未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民间资金也没有被充分引导到产业建设中来,融资渠道不畅,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力量还很薄弱,没有形成强有力拉动和促进作用。资金投入不足成为渭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表现在:一是现代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没有较高的投入,其旅游发展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而渭源县地处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容量的限制,导致旅游开发和建设资金短缺。二是文化旅游促销资金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渭源县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文化旅游产品缺乏相应的包装,区域文化旅游的总体形象不够鲜明突出,从而也降低了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致使文化旅游销售额增长缓慢。三是文化专项基金匮乏,致使非遗保护、图书藏量、文物勘查及保护、三馆免费开放等均受到严重影响。

四是人才队伍匮乏。渭源县现有文化旅游产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工作经验不够,专业旅游管理和经营人才缺口较大,不能适应文化旅游业大发展的整体需要。而且,文化旅游单位市场意识淡薄,文化产业经营理念落后,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在产品研发、宣传促销等方面,缺乏专业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使文化资源优势和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竞争力不强。再者,文化、旅游管理部门编制紧缺,所需机构和人员编制一直落实不到位,文化旅游执法大队、扫黄打非办公室、渭源县美术馆和渭源县野外文物保护管理所编制及机构一直得不到切实解决,现有人员与担负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五是配套设施滞后。目前通往景区的旅游道路路况比较差,尤其是通往首阳山、天井峡景区的西五路、罗莲路和西五路黑爷庙处至天井峡旅游路通行状况极差。各景区规划区内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薄弱,河道治理滞后,通讯信号覆盖率过低,供电、给排水等设施基本未通达,同时景区内种养殖设施、工程烂尾楼和原住地农舍、耕地等交错存在,极大的制约了景区建设施工、经营管理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再者,三馆建设面积普遍偏小,宣传展示不足,不能充分发挥服务群众的职能作用。

三、对策及建议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全机构,强化领导力量。首先,要进一步增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行政推动力。全面升格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健全由宣传、政法、旅游、交通、住建、环保、文化、发改、农业、林业、工信、商贸、教育、公安、司法、食药、行政执法、民族宗教、电力、通讯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部门工作机制,各部门定时向领导小组提交、汇报工作进程,实施“一把手”工程,形成集中全县力量抓旅游的良好格局。其次,尽快成立“渭源县旅游管理委员会”(设副县级专职副主任),升格旅游主管部门职级。由旅委会主任(兼任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专门负责统筹推进全县旅游产业的建设发展,着重解决职能弱化和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如县内旅游景区、景点分属文化、林业、国土、城建、园林、水务、统战等部门管理,在开发利用上,由于各自利益所致,很难统筹开发,严重影响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明确各乡镇、各部门支持发展旅游工作的目标任务,由一把手负总责,明确分管领导,全面抓好任务落实。在各涉旅乡镇组建文化旅游管理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实施“全县是景区,乡镇是景点”工作措施,保护旅游资源,落实旅游规划,创建本辖区星级农家乐,把文化旅游触角延伸到基层。

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尽快成立渭源县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正科级建制,领导职数2名,主任1人,副主任1人,办事员1名。专门负责全县文化产业调控管理、数据统计、渭河源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等工作。成立渭源县“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正科级建制(正副主任由文广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兼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名。将“扫黄打非”专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市责任书要求不得少于5万元。成立渭源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副科级建制,核定事业编制5人,负责全县野外文物安全维护和灞陵桥日常管护等工作。尽快成立美术馆,核定事业编制4人,争取国家免费开发资金补助等项目。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升格为正科级建制,同时充实专业人才,尤其是音乐、舞蹈专业。

同时,建立健全全县发展文化旅游业统计指标评价体系,每年细化分解旅游业发展年度重点目标任务,纳入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年终严格考核奖惩,对贡献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到位,没有完成任务的,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追究相应责任。

二是理顺体制,实现市场化运作。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实行政企分离,统筹、整合县内各类具有资产价值、经济效益和可供开发的“大农业、泛旅游”类国有旅游资源,组建成立渭源县文化旅游投资开发管理有限公司,解决旅游管理部门专业人员少,行政管理、宣传营销和建设开发、市场融资两块事务相互交织,工作疲于应付,无力开拓创新,无法适应目前产业发展新需要的问题。高薪外聘高层管理人员,并对公司所掌控的资源资产数量,组织专业投融资机构进行分析评估和策划包装,高端谋划编制招商开发项目,积极与银行、证券、投资集团等金融机构对接,采用独自、合资、bt等多种合作模式,对外多元融资,进行景区开发和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以人为本,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实施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立文化旅游人才库,聘请一批专家、教授为渭源文化旅游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打造一支精通旅游管理与经营的专家队伍;加强导游人员引进和培训,开展岗位大练兵,定期举办导游大赛,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服务水平优质的导游队伍;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吸纳人才,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演艺人才队伍;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全县都是大景区、人人都是导游员”活动,加强对干部职工旅游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推广普通话,不断提高全县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星级酒店建设步伐,力争到20__年底,建成一批上档次、有规模的星级酒店。深度挖掘陇中饮食文化,开发渭水菜系,各乡镇以主干道路为重点,积极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休闲农庄和星级农家乐,打造渭水美食天堂;以渭河源旅游区和灞陵桥历史文化保护区城市旅游综合体为重点,加快农产品和超市对接,在旅游干线建设农产品购物超市和旅游商品专卖店,满足游客购物需求。积极组建旅游汽车服务公司,设立旅游巴士停靠站,开通县城至各景区(点)之间旅游公交专线。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优化”工程,不断改善城乡旅游环境面貌。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监、物价等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做好社会治安、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各项旅游服务工作,加大对景区及周边旅游市场环境的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努力营造诚信有序、服务规范、安全舒心的旅游大环境。

四是文旅融合,打造产业品牌。转变品牌打造理念,拓展品牌建设外延,以更高的标准、更远的眼光,打造旅游品牌。按照《甘肃渭源旅游战略品牌策划》和旅游市场需求情况,从定位、规划、建设、宣传、促销、管理等方面,系统策划制定“旅游品牌战略策划重点项目实施规划”,内容对全县所有涉旅乡镇村社、部门行业、服务机构、经营场所和宣传广告产品进行统一策划、包装,实现战略品牌目标形象的整体塑造。挖掘传承源头文化,创作推出一至两部大型文化旅游主题演出或历史剧目,展示独具魅力的“渭源印象”,让游客畅游渭源,读懂渭河。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包装策划推出县域两日游、三日游、七日游等一批品位高、吸引力强的旅游精品线路,扩大旅游消费;按照“请进来考察观光,走出去宣传促销”的思路,积极推进“区域联动、企业联合、媒体联姻、电子联网”的旅游营销战略,加快形成全方位的宣传促销体系,实现宣传的聚合效应、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广泛开展以派出机构代理、目标城市推介、演艺团体营销、媒体广告宣传为主的国内营销和以电子商务推介、国际旅行社互动宣传为主的国际营销;积极参与省内外各种大型节会营销活动,争取主办、协办大型体育赛事,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在组团参加各种旅游推介活动的同时,抽调县内涉旅专业大学毕业生和旅游局导服人员,组成宣传推介营销小分队,每年深入兰州、西安、天水、定西等地机关单位、厂矿院校和居民小区,多形式、多渠道举办各类专题宣传促销活动;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户外宣传牌等媒介刊发专题广告,在各旅行社、酒店摆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推介渭源旅游资源,促销我县旅游产品;在县内精心策划富有特色、影响深远、文明向上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力争“年年有盛事,月月有节会,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收入”。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打造出一个成型的渭河源旅游品牌,真正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出行调查报告篇4

旅游业作为当今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新兴产业,集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于一身,不仅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硬实力的支柱产业,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增强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发展旅游业,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_于20__年11月下旬,在冯兴钱副主席的率领下,就如何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我县城乡统筹发展,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自然资源特色鲜明。__县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有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滨海-玉苍山”景区,同时还有石聚堂、燕窠硐、鲸头等多个县级风景区。金色沙滩、彩色岛礁、山巅石海、古老村寨,构成了苍南独有的自然旅游景观。

(二)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文化资源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灵魂。__县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如金乡卫城和蒲壮所城的抗倭文化,五凤、腾垟的茶文化,矾山的矿石冶炼文化,玉苍山法云寺的宗教文化,岱岭、凤阳、莒溪等地的畲乡文化,朱程烈土故里、粟裕、刘英等抗日名将活动遗址的红色文化,还有唐桥宋塔、矴步、牌坊、状元坟、生态染坊、文物古迹等历史人文文化。此外民间民俗文化独特、农耕文明体验丰富多彩,如有太平龙、灵溪宫庙会、冥斋会、唱茶戏、拔五更、抬阁、马灯舞等民间民俗及捉小海鲜、踏水车、织布、做豆腐、捣年糕、采摘蔬果等农耕文明体验。

(三)生态农村建设成效明显。目前,我县已建成(或已通过生态镇现场核查)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以及县级以上生态村324个。特色农业发展讯速,如灵溪观美桃湖的农业观光园、马站农业园区等农业基地和观光园区建设初具规模;马站四季柚、炎亭梭子蟹、苍南翠龙茶等特色知名农产品声名远播;拥有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蘑菇之乡等多张涉农“国字号”金名片。优美的环境和特色农业基地,为乡村休闲生态游、农业观光游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活动载体。

(四)乡村农家乐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县农家乐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截至到20__年底,农家乐累计总投资规模达4280万元,接待餐位数7840个,床位数258个。全县已发展农家乐旅游特色村5个,农家乐旅游特色点72个,20__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4856万元,游客购物收入108万元,直接从业人员745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效的推进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创业增收。

虽然我县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还存在对开展乡村旅游重视不够,缺少科学的发展规划,农家乐布局不合理,功能单一;对民间民俗、农耕文明、抗倭文化、畲乡文化等旅游产品的挖掘和开发不深;对外宣传推介力度不够;乡村景点档次不高、分布较散、旅游服务能力不足、经营管理欠规范、发展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发展乡村旅游工作还需强力推进。

二、大力发展我县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

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地方传统文化发展,保护古民居、古村落等;有利于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山区群众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前,我县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发展初期,应按照科学发展理念,将政府扶持、政策引导、培训教育和市场运作等各项举措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动乡村旅游上档次、高效益。

(一)加强部门协作,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各级乡镇政府应加大力度,将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兼顾,合理开发,加快发展。要发挥乡镇政府属地管理的主导作用,加强与交通、建设、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工商、宣传、广电、教育、文化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乡镇、部门协作联动的管理机制。

(二)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开发资源。

要根据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制订出我县乡村旅游的中长期和近期发展计划,合理布局乡村旅游景点和线路,明确全县乡村旅游的板块特色、项目重点和发展目标。要引入先进的乡村旅游文化理念和创意,结合美丽乡村打造、农业产业化建设、农房集聚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做好我县“国字号”涉农品牌资源文章,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渔)业旅游产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发展格局。要选择一些条件好,有潜力的乡镇和村庄,策划好之后率先发展,以点带面,全面突破。同时要鼓励支持本地企业、农户加强对乡村旅游商品特别是特色农产品如金乡同春酒、本地笋干、席草制品、海鲜产品等开发经营,不断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增加乡村旅游附加值,为农民带来实惠。

(三)完善投入机制,拓展融资渠道。

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完善农村配套基础设施。要创新投融资体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融资环境,尤其是要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支持。应研究出台对乡村旅游提供信贷支持和资金支持的机构和个人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为乡村旅游提供资金支持与信贷服务,以解决乡村旅游在发展初期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普遍存在的资金支持不足的难题,最大限度地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升级。例如,提供税收优惠,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通过财政贴息,鼓励金融机构为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提供小额贷款或低息贷款;通过再保险、风险贴息等方式,鼓励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机构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业保险业务,帮助农户和相关组织化解经营风险等等。

(四)加强综合管理,提升整体环境。

一要依据乡村旅游特点制定标准,规范管理。要把苍南实际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一套便于操作的“乡村旅游管理办法”,用来指导、规范和帮助农家乐经营者。按照现有的“示范”标准和“星级”标准加快经营户的提档升级,加强对游客权益保护,规范农家乐文明友好待客行为,以确保乡村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二要加强培训,提升综合服务素质。要加强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业务知识、旅游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接待服务水平。特别是要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一批乡村特色景点导游员,提升游客对景点的内容感知度,促进对景点的宣传和推介。

三要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能够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建设整洁、卫生、和谐、优美的旅游环境;要做好乡村景点间的绿道、慢行道的规划和建设,拓宽游玩项目,增加游客的游玩兴趣和滞留时间;要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把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统一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五)加大宣传力度,拓展乡村旅游市场。

一要多渠道推介旅游资源。要综合利用电视、网络及平面媒体等各种渠道,全方位的开展宣传。要创办乡村旅游节目,定期宣传苍南乡村美景,积极开展“苍南人游苍南”、“外地人游苍南”活动,进一步拓宽旅游市场,提高苍南在外的知名度。

二要以举办节庆活动为抓手,加大乡村旅游营销力度。要组织有关单位积极参加各种旅游交易展览会,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渔寮端午观海节和沙滩音乐会、玉苍山重阳登高节和炎亭海鲜美食节,四季柚、蕃茄、柑橘、五凤茶叶等农产品采摘节,做到以节兴旅,以旅促商,以商富民。

三要利用区位优势,开展精品联合,努力拓展乡村旅游市场。要围绕”浙闽边界山海生态游“的主题,加强区域联合,营造精品线路,继续主动与瓯南闽东二省六县(市)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共创精品旅游线。

出行调查报告篇5

一、调研概述

工业旅游是以工业企业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新兴旅游产品,而西峡作为南阳市乃至国内著名的工业城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生命力。

本次调研针对西峡工业旅游的调研,调研内容涉及游客对工业旅游景点的意见、对工业旅游开展的了解以及工业旅游的发展的看法。

二、调研目的

西峡是南阳市著名乃至国内有名的工业城市和观光旅游目的地,工业旅游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次调研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向、区域价格类型、工业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工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意见。

三、调研内容

1)了解游客对工业旅游景点的满意程度

2)旅游发展前景

3)游客建议解决情况

4)如何进行价格定位

5)突发情况及应急措施

6)如何实现景点的可持续发展

四、调研对象

1)宛西制药工业旅游部分游客

2)工业旅游负责人

3)宛西制药厂工人

五、调研单位

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六、调研方法

1)对厂方负责人访谈

2)同工人们的交流

3)对游客的问卷调查

七、调查结果

1)对卫生状况的满意程度如下:

满意、能接受、不满意分别占65%、25%、10%。

2)对景区服务人员态度的满意程度如下:

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占90%、10%、0%。

3)对该景点设施的安全保障满意程度如下:

非常安全、比较安全、不满意、不清楚分别占:72%、15%、5%、8%。

4)对景区的了解程度如下:

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不了解分别占:65%、20%、13%、2%。

5)通过朋友、报纸、杂志、其他途径了解该景点的分别占:40%、25%、10%、25%。

6)认为西峡有必要、可以考虑、没有必要、不清楚必要开展工业旅游分别占:80%、10%、5%、5%。

7)季节旅游人次:暂无统计,但前往人数逐渐增多;

8)旅游发展前景:前景良好;

9)游客来源统计:一般是大、中小学生,以及同行业人员

10)游客建议解决:根据具体情况满足游客需求;

11)如何进行价格定位:暂无价格,但根据发展规模,制定一个工业旅游项目,完善工业旅游体制;

12)突发情况及应急措施:有医护人员、完善安全体制;

13)如何实现景点的可持续发展:和谐是关键,沟通联系其它友厂为重点;

八、调查人员主要建议和意见:

1)游客注意安全,参观人员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前去;提前做好参观的准备;

2)积极与学校联合,以工业旅游为载体,以强化科普知识教育为目的,涵养学生消费群体,充分发挥旅游育人的功能;

3)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前去参观,了解工业生产的流程,从而起到环保作用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4)提高宛西旅游服务质量,规范企业内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5)树立品牌意识,打响宛西旗帜。

九、建议与思考

1.树立旅游形象、发挥特色优势

西峡县是以我国中原地区新型的工业城市矗立于世,工业观光旅游可主要围绕着龙成集团和西保集团等进行。

工业观光旅游对促进全民的教育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工业旅游的质量,增强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和全面性,宣传企业形象,建立配套的工业博物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2.交通通达性

西峡县位于豫西南。西达陕西,北达洛阳,南达湖北,东达南阳。通往西峡四通八达的交通有:沪陕高速、霍山高速、宁西铁路、g312国道、g311国道、g209国道以及诸多省道、县道、乡道纵贯其中。便捷的交通使西峡发展工业旅游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距离大中城市比较近航空业也很比较便捷。

3.提高服务质量

西峡县拥有独特的工业旅游资源的优势,在工业旅游资源发挥优势的同时,不断的完善其服务质量,不仅仅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要建立完备的服务管理系统,开辟多种生活服务设施,如游乐场、休闲度假村,以及建立完备的公共设施,如停车场,厕所等。但较高级别的旅游设施不宜一哄而上,而应按照科学的规划逐步实施。

同时,实施工业旅游的质量提升战略,着力提高工业旅游项目的规划质量、工业旅游线路的设计质量、工业旅游产品的组织质量和工业旅游服务质量,以质量作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扩大客源市场,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

十、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必要性

西峡县的工业型城市,工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整个工业系统处在一种良好的动态平衡之中,如果整个工业系统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也必然导致整个工业旅游链失去平衡,也必然影响工业旅游的发展。

而西峡县的工业也在可持续的发展,工业旅游的前景也非常客观,工业旅游给西峡县带来的旅游收入不断的增长,会发展到产业的规模,给西峡县的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大,因此工业的的可持续发展也非常的必要了。

2.可持续发展措施

1)树立工业大旅游战略

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打破地域和行业的壁垒,发挥社会各个部门和行业的力量,共同参与,实施工业大旅游战略。具体来说,工业大旅游战略的思想体现在:“大资源”、“大合作”、“大市场”、“大品牌”的概念。“大资源”的概念,即要改变传统观念,扩大工业旅游资源的概念,挖掘潜在资源。第一在时间概念上形成历史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三种类别的资源;第二在存在形式上注重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的合理搭配。“大合作”的概念,即第一在工业企业之间开展合作;第二在旅游产业内工业旅游企业与旅游餐饮住宿业、旅游交通业、旅行社业、旅游观赏娱乐业、旅游购物品经营业五大行业进行合作,整合“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第三在社会组织上,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组织要加强合作;“大市场”的概念,即第一针对上海本地客源,要从学生市场、老年人市场向普通公众拓展;第二在客源的地域分布上,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策略,吸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全国甚至国外的游客。“大品牌”的概念,即要加大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培育几个在全国和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2)精品战略

实施工业旅游精品战略,突出重点和特色,树立工业旅游品牌。旅游品牌特别是知名旅游品牌的创建,一是要注重要着力优化工业旅游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对资源的深度开发,进一步提升特色,形成内涵丰富、参与性和观赏性强的拳头产品;二是要注重包装,加大对外宣传和促销的力度,提高工业旅游项目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三是要积极组织更多的单位投入到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行列中,发挥精品项目的带动作用。

3)景区带动型模式

景区带动型模式,是以重点旅游景区为依托,对位于旅游景区内或周边的工业企业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积极发展工业旅游产品。一是可以凭借重点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充足的客源,扩大工业旅游在游客中的影响力,从而带动工业旅游的发展;二是通过工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可以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体系,满足游客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延长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提高游客的消费水平。

景区带动型模式的主要条件:一是依托的旅游景区一定要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客流量,这样才能带动工业旅游的发展;二是工业旅游的特质要与旅游景区的整体氛围相吻合,绝对不能破坏景区的整体性。

4)政府主导型模式

政府主导型模式,就是适应攀枝花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大力推进工业旅游的发展。政府主管部门要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攀枝花工业旅游的发展规划,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该模式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明确攀枝花工业旅游发展的定位、发展目标、开发途径、空间布局、产品结构以及市场营销;二是引导和扶持精品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三是制定工业旅游发展的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可以将工业旅游的发展纳入到攀枝花旅游业总体发展的框架中,在市场营销、宣传、资源整合、组织合作等各方面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运作平台。

5)工业企业加旅游公司模式

工业企业加旅游公司模式,是在具有旅游规划、项目开发经验的旅游规划公司和线路组织、市场经营能力的旅游公司以及景点经营能力、旅游纪念品设计能力的企业的指导下,制定工业企业旅游的发展规划,指导工业企业进行资源的深入挖掘、配套设施的建设、项目的设计、市场的开发、产品的促销、服务的实施、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真正实现“工”和“游”的无缝对接。具体方式可以有四种:一是自主管理,即一些大型企业利用多年积累的公务接待经验,通过引进旅游专业人才,自己成立工业旅游经营部门;二是旅行社可以将工业旅游项目纳入到其经营的常规线路中,确保工业旅游的客源,同时丰富了旅行社的产品。

出行调查报告篇6

近几年来,宁波的旅游业发展日益红火,各旅行社也此起彼伏的出现,旅游更成了宁波市居民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事情。

于是,我们调查小组特地对范江岸小区进行了定点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100份,回收了100份,回收率100%。通过这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宁波市居民,尤其是在假期的出行情况,同时也可从中发现本市旅游业的某些不足之处,能为有关部门提供点意见或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出行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宁波市居民双休日、节假日真正出行的人较少,且每次出行时间间隔较长。下面是些有关数据,即可证明:在家基本不外出的(包括在家休息、在家打扫卫生、给自己充电学习)占51.5%,剩下的48.5%包括了外出旅游、走亲访友和购物逛街,而真正外出旅游的也只占全部人数的15%。其中39.6%的人已经有1年甚至更多年没外出旅游了。

2.出行目的:

如今人们出行目的各异,休闲观光、探亲访友多种多样,至于宁波市民的出行目的如下图所示:

3.出行方式:

据我所知,如今的出行方式主要有两种,跟团出游和自助旅游。当然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而我们74%的市民选择了自助旅游,原因很简单,多数人认为可以省钱,当然时间、路线方面可以自由支配,不像跟团去那么贵。

在问及旅游形式时,有将近一半的居民选择了传统观光型的旅游方式,这是与出行目的较为符合的。同时,我也发现有30%左右的人选择了野营探险型。这说明,在出行人之中年轻人占了不少的比例。

4.出行的注意点:

在居民的心中,我们在旅游时通常最担心的还是天气和安全两大因素。这两点直接能导致此次旅游的顺利进行,谁都希望一路顺风而去,满“载”而归,即使累点也无所谓。

当然问到黄金周是否愿意出行时,我所调查的11户家庭绝大部分都说不会,有的则不肯定。因为他们认为黄金周出行的人太多,交通拥挤,给旅游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各种花费也随之上涨,自然不能尽兴而归,还不如其他时间出行更好。

5.对旅游地的评价:

据调查,宁波市居民除对交通、景点评价较好之外,其余的住宿、餐饮、旅行社、导游服务都认为一般。他们认为宁波的旅行社报价不明,服务欠好,导游的个人素质也有待提高;同时,宁波景点少而散,门票价格又高,少特色旅游,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开发。

二、原因:

对本次调查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我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宁波作为正在全速发展的新兴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自然变快,导致市民们缺乏时间外出旅游;有时间的也多数选择了短线。

其次,那些居民多为工薪阶层,有限的收入支付不起较为昂贵的旅游费用,因此也减少了出行次数或选择了短线。

再次,宁波虽然有着较为久远的文化历史,但开发较晚,景点不多且分散,同时景点又缺少特色,这样一来,又限制了短线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宁波的旅游业发展不够完善。宁波的旅行社个数也不少,为何生意并不红火呢?许多旅行社纷纷打出低价旅行路线,可为何还是少游客呢?这与旅行社发展不健全有关。市民希望跟团去有较为合理的价格,有较好的导游服务,给出行带来方便,而宁波旅行社在这些方面做得都不到位。

三、意见及建议:

针对上述四点原因,我总结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我觉得当务之急应该是打造甬城文化,发展特色景点,注重“长短结合”,把宁波的'悠久历史及文化介绍出去。这样文化、景点双管齐下,宁波才能成为旅游新城。比如我们的梁祝、河姆渡等已小有名气,但浙东大峡谷、天下玉苑等如今还并不出名。所以我们应该在原有的景点上多发展新景点,不但在市区内发展,而且还要在全大市发展,余姚、象山、宁海等地好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有的是,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发有价值的景点群,形成“长短结合”旅游,不但能吸引本地游人,更能招来外地及国外游客。

当然,这些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推行有利于旅游业的政策,为旅游部门做坚强的后盾。通过市定时定点搞的有影响的大型活动来带动市旅游热潮,以及充分利用两个“黄金周”的效应。因此,像“宁波国际服装节”这样的活动就是典型。

还有就是旅行社的健康发展的问题。他们可以把自己打造成特色旅行社,适合各个层次市民的需要。在各自发展的同时,注重集体以“诚实守信,热心服务”为宗旨,做到真心为游人,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市场。例如,可以针对市民收入,开辟特色市场,制定合理价格,开展“市民实惠游”游线等。还可以根据我市景点少而散的特点,开专线游车,分别组织长线游或短线游等,这样既能满足游人的目的,也给自己带来收益。当然,对导游素质的提高,对旅行社服务信誉的改善,旅行社也是刻不容缓的。

同时,要想提高市民出行率,调动市民出行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天时、地利、人合”。只有“人合”了,事情才会更好办。

当然,做好这些事需要时间,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我们不急,慢慢来,发展好了,一步到位,到时候就不怕宁波市民没有出游地,就不怕宁波旅游业会不振兴!

出行调查报告篇7

为了解市民目前对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和偏好,需求服务的痛点,以及对x热线的认知程度、使用情况、服务满意度和意见建议等,开展此次交通出行服务情况民意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在线调查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男占69.51%

女占30.49%

2、您的年龄

20岁以下占6.38%

20-30岁占26.6%

30-40岁占35.11%

40-50岁占14.89%

50-60岁占12.77%

60岁以上占4.26%

3、您的职业

机关事业人员占29.79%

企业职工占42.55%

个体户占5.32%

学生占7.45%

离退休人员占4.26%

其他占10.64%

4、您的日常使用的出行方式有哪些?可多选

私家车占20.88%

网约车占10.44%

出租车占11.65%

公交车占21.69%

有桩共享单车占8.43%

非机动车占11.24%

步行占13.65%

其他占2.01%

5、您是否拨打过96196热线?

打过占42.35%

没有打过,且不知道96196占25.88%

没有打过,知道96196但不需要拨打占31.76%

6、您拨打时,能顺利接通吗?

一次拨通占28.41%

多次拨通占18.18%

多次拨不通占5.68%

未打过占47.73%

7、您拨打96196热线因为

未打过占32.74%

出租车召车占23.01%

咨询公交出行等占7.96%

投诉举报(出租车、公交车、客运班车等)占14.16%

失物求助占7.96%

表扬从业人员占2.65%

其他占11.5%

8、您认为以下哪种召车方式更方便有效?

路边扬召占18.18%

96196电召占14.55%

xx行平台占9.09%

网约车平台占58.18%

9、96196热线受理您的电话召车后,是否能及时、有效地为您解决问题或提供准确的信息?

不清楚占58.82%

是占27.06%

否占14.12%

10、96196热线受理您的咨询后,是否能及时、有效地为您解决问题或提供准确的信息?

不清楚占61.18%

是占28.24%

否占10.59%

11、96196热线受理您的投诉后,是否能及时、有效地为您解决问题或提供准确的信息?

不清楚占63.53%

是占25.88%

否占10.59%

12、96196热线投诉举报类工单处理时限5个工作日,你认为是否合理?

不清楚占45.88%

是占29.41%

否占24.71%

13、96196热线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您满意吗?

不清楚占47.25%

满意占26.37%

较满意占12.09%

较不满意占5.49%

不满意占8.79%

14、您认为96196客服人员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不清楚占34.85%

业务能力占21.97%

服务态度占12.88%

规范用语占8.33%

沟通水平占15.91%

其他占6.06%

二、总结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交通出行参与市民中以20—40岁为主要年龄段,共占x%;职业分布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占x%;在出行方式选择上,前三个选择分别为公交车、私家车和步行。在x热线的知晓度方面,约有x%的市民不知道x且从未打过;在拨打过x热线的市民中,以出租车召车为主,其次是投诉举报;在召车方式上,x%的市民选择网约车平台,其次是路边扬召;市民对x热线提供的服务总体满意,并认为热线话务员主要还需在业务能力和沟通水平上进行改进提升。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夯实基础抓服务质量。通过优化完善96196热线新绩效考核制度,重点加强工时利用率、十秒接通率、话务评价率等考核指标,投诉类工单基本实现短信回访全覆盖。持续抓好日常话务质检工作,定时质检抽查录音,通过奖优罚劣、诫勉谈话和末位淘汰机制,有效减少“短板效应”,提升热线整体业务素质。

二是加大热线业务培训力度。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重点培养标杆性人物,用一小批人带动团队的共同进步;培养热线岗位上的多面手,打造业务水平精良、工作处理能力强、沟通交流能力强的优秀团队。同时,在常规化的培训基础上,要创新培训方式,让培训方式更具灵活性,培训方向更具专业性,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全面性。

三是深入服务公众出行。高度重视群众的每一个来电,认真梳理每一项数据,积极主动地解决群众的每一份诉求,努力推动热线朝着“服务更深入”、“百姓更依赖”的方向发展,解民难、排民忧、顺民意,让百姓出行更加依赖热线,让百姓心中更加信赖热线。

出行调查报告篇8

为推动“旅游活县”战略,促进我县生态旅游大发展,20__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由县人大教科文卫工委牵头,抽调部分人大代表、县旅游局相关领导和人员组成调研组,先后到盘龙、凤鸣、南溪等街道乡镇的乡村旅游点和重庆秀山、酉阳县,就如何加快我县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调研考察。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生态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旅游产业,按照“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增a添星”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狠抓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景区打造快速推进。

20__年,全县接待游客达到1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亿元,分别比上年度增长30.1%和37.7%。20__年1―6月,全县接待游客102.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94%和24.09%。

(一)景区建设步伐加快

一是龙缸景区通过精心策划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成功开园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县城至龙缸景观廊道――“百里画廊”,目前已分片区在沿线道路旁栽种部分景观和经济植物;二是张飞庙景区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完成了南滨路油化工程、桃园步行街等建设;启动旅游码头、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广场、停车场、征地拆迁及景区绿化工作;三是三峡梯城景区完成了磐石城、龙脊岭公园、登云梯、三峡文物园、下岩寺等景点的硬件建设,游览、安全、卫生、邮电、旅游购物配套设施建设等进一步完善,20__年申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已通过验收并授牌。

(二)乡村旅游前景向好

近年来, 各乡镇(街道)把乡村旅游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全力打造,各显特色。一是乡村旅游节庆活动靓点纷呈。栖霞油菜花节、水口荷花节、巴阳枇杷节、宝坪红高粱节、 e草采茶节、平安钓鱼节、盘龙美食节、清水土家女儿会等10余个乡村旅游节庆年年举办,已成为旅游发展的热点。二是以“农家乐”、“果农乐”、“牧家乐”、“休闲茶园”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较快。目前,全县有农家乐100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20家,日接待能力10000余人次。三是从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入手,推动了乡村旅游产品生产开发。桃片糕、票草牛肉干、歧阳茶、巴山妹刺绣、中蜂蜂蜜、黑木耳、养鹿草编、云艺木制工艺品等为代表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0余家,从业人员600余人。我县的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市民及周边区县游客的重要休闲方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三)旅游配套服务逐步完善

全县具有旅游接待能力的各层次酒店40余家,其中已评五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2家。旅游产业所吸纳的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000人,间接从业人员达1.5万人;全县有国内旅行社5家,旅行社门市部服务网点7家,从业人员30余人;旅游交通运输公司1家,旅游专车6辆,载客量171客位;旅游轮船公司1家,星级旅游船13艘,载客量9548客位;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10余家,基本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要求。目前,重庆主城到云阳、利川到龙缸的旅游班车开通,车次不断增加,组团游、自驾游常态化,旅游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快速增长。

(四)旅游宣传营销成效明显

突出旅游形象宣传效果,在央视第一套节目、重庆卫视投放云阳龙缸形象宣传广告,在重庆日报等主城主流媒体专板宣传云阳旅游,重庆轨道交通等户外亦投放有云阳旅游形象广告,云阳旅游形象影响从主城逐渐扩大到全国。旅游营销活动层出不穷、形式多样,各种推介活动、节会活动在重庆主城、在周边重点城市不断开展,积极有效地扩展了客源市场。

三、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发展氛围不浓

一是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力量不强、合力不够。全县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部门和人员有限,亟需相关各行各业部门通力合作;二是全县旅游产业的投入较少,没有形成旅游产业导向性的投入机制,导致开发建设缓慢。对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政策不突出。如__县对成功创建4星级农家乐每户奖励50万元,__县对成功创建4星级农家乐每户奖励30万元。这些区县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较好,氛围渐浓,做法值得借鉴。而我县对农家乐创星没有奖励政策,一定程度影响农家乐创星的积极性。

(二)旅游发展速度不快

一是景区打造较慢,旅游服务系统相对滞后。全县在旅游产业项目前期策划规划、包装、宣传、推介等方面都受到经费不足的制约,景区项目建设推进较慢,精品景区的打造还没有形成较强的吸引力。旅游餐饮、住宿、游乐、购物等功能的建设仍不能满足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县城缺乏旅游咨询、游客集散中心,其旅游集散功能有待形成。二是乡村旅游发展还比较落后。从全县的层面上看,乡村旅游发展思路缺乏总体规划,“绿色、生态”主题不突出,形象定位不准,开发、保护、规划管理等要素结合不够,造成布局欠合理,农家乐“散、多、小、差”,呈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造成价格恶性竞争和游客乏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不配套,部分景点、大多数农家乐的建设用地以租赁的方式获得,无法办理土地产权,导致消防、特种经营许可证等行业的.审批手续无法办理,经营和发展受到制约;三是旅游业延伸产品不多,没有成有效的产业链。目前旅游人气拉动了部分餐饮住宿业,但效果还不够明显,旅游商品较少、旅游地产迟迟没有启动销售,已明显落后于周边的万州、利川等区县。

(三)旅游形象知名度不高

一是旅游形象口号不够响亮。我县旅游形象口号代表性和影响力不强,而且频繁变化,对客源市场没有较强的冲击力,游客难于记住云阳旅游特色;二是旅游宣传形#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end#式缺少吸引力。因为经费不足等原因,我县旅游对外宣传模式比较单一,规模小且比较散。虽在部分市县举办了旅游推介会和央视、重庆卫视有广告投放,但密度太小,吸引力不强。在报媒、户外媒体投放的广告少而分散,针对的对象不广;三是市场拓展缓慢。目前,我县主要的客源市场还是本县、周边区县及重庆主城,对周边省市市场的拓展较慢,客流量少,离“国内外旅游目的地”还有很大差距。

(四)旅游同质化竞争激烈

目前,我县周边的巫山、奉节、湖北的恩施、利川等地都在加快发展旅游及其相关产业。他们均位于长江中上游,同属于喀斯特地貌特征,我县的龙缸、奉节天坑地缝、恩施大峡谷等都属于同一类型自然景观。在资源同质的情况下,周边的快速发展对云阳旅游形成了巨大竞争,如何突出重围,放大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是我县旅游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外,面对三峡黄金旅游带这块大蛋糕,沿江城市都想分一杯羹。如果能做出亮点、做出特色,不仅能在三峡游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也能让我县其他旅游景点借势营销,后发制人。

(五)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旅游业是一个较长产业链的产业,我县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旅游策划规划、开发建设、宣传营销、行业管理等各方面人才。但编制控制太严,旅游队伍数量严重不够,专业人才严重稀缺,制约了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中接受系统专业知识培训的人仅占10 %。

四、对策建议

(一)强化旅游规划,科学确立旅游发展战略

一是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观念,围绕“两点一线”、“五大园区”的规划,以龙缸景区为核心,进一步打造好“龙缸、张飞庙、三峡梯城”三张旅游名牌。尽快启动彭氏宗祠、南三峡、栖霞宫、彭咏梧纪念馆等重点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努力形成文物古迹游、生态观光游、康体养生游、运动休闲游、红色旅游五大旅游产品体系。二是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突出乡村本地特色,让当地村民充分参与,利用好现有设施,加强配套建设,保持乡村原有的文化特色。同时,根据我县民俗和地方特色,按照“一乡一品”、“一家一艺”的原则,发展农(牧)业观光型(田园风光、草原风光)、民俗探秘型(民间艺术、民间歌舞、民族传统展示)、休闲体验型(体验农家生活、种植养殖、吃农家饭)等乡村旅游产品。具体到村镇,要根据种植户、养殖户、文化专业户,农副产品加工户、特色旅游商品经营户等不同特点,建设不同类型乡村旅游接待户,以充分体现民俗民情的丰富多彩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二)强化旅游配套服务,打牢旅游产业发展基??

全力营造“政府主导,部门联合,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大环境,树立“全民兴旅”的大旅游意识。从组织领导、产业政策、资金投入、工作部署等各方面给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一是完善旅游发展体制,进一步研究制定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形成不断加大旅游投入的导向机制,营造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捆绑使用发改委、扶贫、交通、林业、水利、农业、移民等部门的资金,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基础设施进度,建设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格局;二是加强现有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各类旅游教育机构、高等院校等平台,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经营旅游的技能和水平。与此同时,要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大胆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吸纳优秀旅游人才。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三是落实好《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六部委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出台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解决好旅游企业的用水、用气、用电与一般工业同价、从旅游企业营业额中收取旅游宣传促销费、旅游企业税收优惠等问题,为旅游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强化精品景区打造,提升云阳旅游品牌质量

一是加快打造龙缸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4a” 景区为基础,以“天下龙缸、云上草原、石笋峡谷”为主题,将云阳龙缸景区打造为集猎奇探险、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地质科考、健身养生、民俗体验、节事节庆于一体的西部最具吸引力的体验型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县城至清水“百里画廊”建设进度,争取早出形象。二是加快推进张飞庙景区提档升级工程。要主动出击,加强联系协调,督促市旅投集团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景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档次,做大规模,加快张飞庙景区广场、绿化、接待中心、消落区整治工程、南滨路商业一条街的建设进度,增加游客参与项目,力争早日实现从单纯的过境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型。

(四)强化宣传营销力度,全力提升云阳旅游形象

一是加强旅游形象宣传。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云阳民族文化遗产,着手筹划在云阳龙缸景区打造一台实景演出,丰富龙缸景区文化内涵,增强其吸引力。办好“十大乡村旅游节”,抓好旅游宣传“十个一”工程,综合运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手段,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体系;二是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做好长江三峡陆路深度游这篇文章。借助沪蓉、万州高速铁(公)路的建设和开通,积极开展与湖北利川旅游宣传合作,融入万州、__县、奉节大旅游经济圈的宣传营销格局。创新旅游推介方式,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推行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营销计划,构筑全国旅行社网络营销体系。三是部门、乡镇联合联动。支持并参与旅游产业大发展。__县、酉阳县把旅游发展放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集合全县产业发展政策,全民参与旅游,特别是明确任务,实行奖惩,由全县各部门、乡镇组建多个旅游宣传营销团队深入全国重点城市宣传营销的做法值得借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演讲稿7篇

调查房价调查报告8篇

调查报告调查研究报告8篇

调查报告与问卷调查报告8篇

实践报告社会调查报告8篇

就业报告调查报告优秀8篇

消费者调查报告报告8篇

事故安全报告和调查报告8篇

就业报告调查报告参考8篇

事故调查报告与处理报告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068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