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巴巴 >报告大全

保险的调查报告8篇

调查报告是一种可以将自己调查举办经验用文字记录的文体,调查报告是通过文字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下面是文笔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保险的调查报告8篇,感谢您的参阅。

保险的调查报告8篇

保险的调查报告篇1

寒假期间,我在网上调看了大量关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资料。了解到我国近几年来关于农民保障制度所做的一些成就我决定利用寒假对我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进行简单调查。我简单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调查问卷,查阅了关于新农合的知识,分析了农民对医疗保障的主要看法。总体了解如下:

一,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xx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预计到20xx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农民大病统筹工作改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筹资标准不能低于30元/人,其中县财政补助10元,乡镇财政补助5元,农民筹资15元。归纳起来是筹资提高,政府补助多,农民受益面大,为患大病的农民建立了保障,给付额达到元。

二,建设新农合的意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从1998年到xx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4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11。48%,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广东那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40。08%的群众有病未就诊,23。35%的群众应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

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回顾历史,我们曾经解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1993年世界银行年度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8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了68岁。专家们承认,这种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个农村社区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宝”。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三,历史弊端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目前因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41%;西部因病致贫者达300—500万。农村的贫困户中70%是因病导致的。自1985年以来,虽然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城镇居民。剔除物价因素,1985—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3。1%,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4。5%,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为9%。1988年以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88—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仅为1。4%。

但与此同时,农民医疗支出大幅上升。以安徽省为例,xx年前三季,农村人均医疗支出42。82元,与上年同期37。69元相比,上升了13。6%;其中医疗卫生保健人均支出19元,已接近上年人均全年支出20。2元。1990年人均全年压疗支出14。41元,1998年历史为52。11元,1999年为51。65元,10年间增长了2。52倍,而10年间农民纯收入增长也仅是2。52倍。而且在全国的保障制度中,农民被排挤在保障体系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险改革进度而言,农村社会保险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区试点阶段,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以医疗保险为例,我国当前进行的医疗保险改革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全民医保,而只是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改革,目前是解决公费医疗负担过重问题,保障基本医疗服务。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曾在农村被广泛实践过,但几经周折,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而解体。

四,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1、社会满意度低

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理赔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2、保障水平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3、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

4、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

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程序繁琐。其次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赔程序也很繁琐。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国外的医疗保险更是让医院、医生与保险公司而不是患者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而有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要农民先垫付,这样如果一些农民借不到钱还是看不起病,然后持着有关手续到合作医疗报帐中心申报,最后又要去信用社领钱。有的村庄离报帐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都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毕业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保险的调查报告篇2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人:

三、梁城村基本信息:

2、人口状况:本村人口20xx多人,农业人口1500多人。

3、经济状况:本村经济发达程度位于所在办事处中上等水平,全部是农业区。

4、村中共4位干部,全年个人工资为8000到10000元,村中有诊所一个,图书屋一处,村中有固定办公场所。

四、调研背景及调研内容

我也是从农村贫穷家庭出来的,所以我对于农民患者看病难问题曾有过很深的了解,因此,当我成为一名大学生后,我更加关心这一问题,并把他纳入我的调研课题。

目前我国把看病贵列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之一。多数农民由于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往往有病不看,小病拖大,大病等死,与此同时,他们由于缺乏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陷入恶性循环。医疗保障的缺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再此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20xx年10月诞生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自20xx年开展至今,在全国已经有了多个试点,合作医疗制度正在逐步的发展和完善。我这次调研的内容便围绕合作医疗展开,通过了解农作医疗的实施情况以及村民对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以求进一步发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而作为国家提出的一项惠民措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确实给农民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中间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我利用业余时间对本村有关合作医疗方面事宜进行调研,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对本村合作医疗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实施中出现的优缺点进行初步总结,以便对总体情况作大概的统计!

五、具体工作

在调研期间我以走访的形式了解有关合作医疗方面事宜,然后以入户访谈的形式进行具体了解,并总结出了我村有关合作医疗的详细信息。我村有一家合作医疗定点诊所,在村中心地段,村民大部分看病在村中诊所进行。村医疗诊所的医生都有行医证,农民在村卫生所看病都有保障。我们与医生交谈时得知:农民所交的保险金额全部归农民所得,所交保险费用完以后另外每人还可以享受200的报销。在镇医院住院病人可以享受80%的报销,到市级医院的住院病人可以享受50%的报销。到省医院住院的可以享受40%的报销。

我们在于农民交谈的时候得知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都非常满意。他们说:现在看病方便便宜,乡村医生服务态度好,村民们看病放心,现在也不愁生大病,国家可以报销。以上是我们交谈及作调查问卷时他们提及的,其中的道理就由大家来思考吧!

比例由07年的90%上升到08年的95%,我村的合作医疗宣传力度逐年增大,宣传方式也不断增多!同时由于07年有一部分受益家庭,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宣传作用,而国家的支持更是此项制度不断扩展的坚实后盾。

报销问题是合作医疗中的一个大问题。开始大部分村民表示怕麻烦,怕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而不愿去报销:也有村民说报销要走后门,而自己又一没钱、二没权,还是不要吃这个苦为好也有村民认为家里人身体都很好,没有也不会遇到报销的事,因此对此事漠不关心;还有一部分村民这样解释不了解报销比例、报销流程的事,不好意思询问那些办过报销的家人,认为那是隐私的侵犯。部分得到报销的村民说旗医生服务态度好,每天的单子都会给你填好,你要是有不清楚的地方,他们会给你指点。后来,通过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密度,村委会班子人员商们讲解,让群众了解合作医疗的好处,村干部帮助农民到镇合作医疗站点报销。群众们逐步了解到了合作医疗的好处,由不愿参加合作医疗转变到自愿参加。

我们从报销较多一户了解到,夫妻二人同时患病,治病使其欠下债务,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虽说补偿的较少,不足以填补其家庭空缺,但从一方面可以使留下的人得到一丝安慰,也算是国家给咱们的交代。从此可见,因病至贫的事在农村还是较为普遍,想要彻底实现合作医疗的最终目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从其他村民口中了解到大家对国家补偿这件事还是相当满意的。

六、调研分析

经调研发现新农村合作医疗在梁城村有了很好的开头,而98%的参合率更能说明此项政策的可行性。同时我们也应从实际中找出潜在的问题。

1、仍有个别农民未参加合作医疗,任然对合作医疗存在质疑。有两户较为特殊:一户是退休老教师,国家补助较好,且女儿远嫁在外,老人家身体很好,因此对合作医疗很不在意。另一户是认为平常没有生什么大病,不需要看病就医,于是就不办合作医疗证。由此可见,第一:宣传到位,解释不到位。虽说都知到这项政策,但具体实施过程和实施内容并不为农民清楚。大部分人还是随主流的加入,并不关心细节,容易吃哑巴亏。第二:没必要我家有钱,家人身体都好,不需要加。第三:政府给着我补贴,你却让我

出钱参合,这赔本生意我才不做呢!再说,谁知道钱落到哪里了。

2、 村民维护自身权益意识不强,不能及时了解政策变动 上面说到有一家两年都没用合作医疗本,却没要求村干部开证明,导致看病和不加合作医疗一样,这就导致政策实施时有障碍,自身权益得不到实现。而有的村民看病从来不拿合作医疗本,问其原因,要不说忘记带了,要不就是不知道怎么用。

3、 医生素质有待提高,药品价格应明码标价 对上面提到的拿合作医疗本就涨价的现象,一方面应明码标价,防止不法人员从药价上打人民的主意。另一方面要加强医生素质的培养,严格把住人才关。

4、 报销比例小,范围窄 因病反贫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目前农村无法避免。而报销只能是事后诸葛,许多高科技治疗费用不在报销范围之内,这令许多村民感到不解。很多农民希望有更完善的补偿制度,能真正符合现实需求。

5、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处于被动地位,参与率高而参与度低。梁城村总人口20xx人,其中农业人口1500人,据统计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达1980人,参保率超过95%,然而我在入户中感到,不少农民对待合作医疗实际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作为一项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是自上而下的。这里,政府和卫生院管理部门理所当然是运作主体,旗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也是积极主动的,农民则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被宣传、被动员、被要求始终被动的农民似乎不知道自己应当是合作医疗的主人和收益者。尽管有关部门通过动员、劝慰等方式获得较高的参与率,但实际上农民的参与度并不高,即内心的认可程度、信任和信心不足,热情不高。

七、我的建议

经过调研,我对发现的问题作了总结:

第一: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能更深入、更详细地向村民讲解有关合作医疗的规章制度,使农民作到心中有数。如有必要,可定期开设培训班,请有经验的人员讲解有关信息,也可请受益人献身说教。

第二:农民是合作医疗的主力军,只有真正动员他们,合作医疗才能算是最后的成功。

第三:基层干部及医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俗话说:一只死老鼠坏了一锅粥。若因某一人的失误或过失而影响整个政策的实施就太不值得了。而人才是关键,因此要切实把好人才关,政府在选拔人才时要极其严格,从源头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四:明牌标价 每日都有部分药价公布,让农民看到,了解到药价的具体情况,真正让他们作到心中有数。并且加大监管力度,如有可能让农民参与监督,防于民、用于民。

八、结尾

通过这次调研,我以合作医疗为主要切入点,较为深入地了解了现行农村的一些基本情况。在中国这广袤的土地上,或许良城村不能被称之为农村的典型,但是通过这些年村支部各干部的工作,我亲身感觉到梁城村干部及群众正在努力寻找出路,努力追赶时代步伐的,成为新农村的示范点。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符合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利于我国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和不断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他在实施的开始阶段并不是顺利的,一定会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这需要在推广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我相信它在我们党和人民的不断努力下,将是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事业改革中一个成功的典范,将为当前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保险的调查报告篇3

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社会调查报告

寒假期间,我在网上调看了大量关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资料。了解到我国近几年来关于农民保障制度所做的一些成就我决定利用寒假对我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进行简单调查。我简单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调查问卷,查阅了关于新农合的知识,分析了农民对医疗保障的主要看法。总体了解如下:

一,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二,建设新农合的意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从1998年到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广东那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的群众有病未就诊,%的群众应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回顾历史,我们曾经解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1993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8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了68岁。专家们承认,这种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个农村社区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大法宝”。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三,历史弊端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目前因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41%;西部因病致贫者达300—500万。农村的贫困户中70%是因病导致的。自1985年以来,虽然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城镇居民。剔除物价因素,1985—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为9%。1988年以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89—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仅为%。但与此同时,农民医疗支出大幅上升。而且在全国的保障制度中,农民被排挤在保障体系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险改革进度而言,农村社会保险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区试点阶段,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以医疗保险为例,我国当前进行的医疗保险改革不同于发达国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全民医保,而只是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改革,目前是解决公费医疗负担过重问题,保障基本医疗服务。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曾在农村被广泛实践过,但几经周折,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而解体。四,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1、社会满意度低

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理赔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2、障水平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3、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

4、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

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程序繁琐。其次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赔程序也很繁琐。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国外的医疗保险更是让医院、医生与保险公司而不是患者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而有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要农民先垫付,这样如果一些农民借不到钱还是看不起病,然后持着有关手续到合作医疗报帐中心申报,最后又要去信用社领钱。有的村庄离报帐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都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毕业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以上都是我在大量阅读了相关资料后,结合工作中和调查中了解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此次全国性的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些看法。在此次的暑期实践中工作的同时我也深深的被打动着,我国对三农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家一步步的免除了农业税,学费,还有现在进行中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听卫生室的护士说现在好多种疫苗也是免费为儿童接种的。

保险的调查报告篇4

目前,中国农村信用社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农村金融市场已不再是信用社的避风港。中国农业银行正式回归农村金融市场,各大贸易银行纷纭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并有多家国外银行从开始抢占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然而多年来构成的经营模式已很难帮助信用社取得更大的经营利润,农村信用社若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渠道的模式调剂到与中间业务并重的发展方向上来。中间业务与传统业务相比,具有风险小、本钱低、业务量大、收益稳定、派生性强、附加值高等优点。中间业务种类繁多,传统的中间业务包括汇兑结算、票据承兑、代理收付、代客理财、信托租赁及国际业务中的信用证、代客买卖外汇等。近二三十年来,银行的中间业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新兴业务层见叠出。如,信用卡业务、电子转账系统、担保承诺、代理融通、代理保险、债务互换、信息咨询等业务。特别是近年来,银行业为了进步盈利能力,出现了一大批新的金融衍生业务。但是由于信用社大多地处农村,很多类中间业务实在分歧适农村的实际,所以信用社开办的中间业务种类偏少。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者具有的基本保障明显不足,并且我国保险的普及率还非常低,客户急需的养老保险、健康保险、财产保险等产品所占比重较低,特别是在农村,保险业务始终没有普及到普通居民当中,这就为信用社在保险领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一、银行保险的现状

银行保险一般指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网络和客户资源销售保险产品。由于银保合作可以通过资源共享进步经营效力、实现“共赢”,银行保险在海外得到了迅速发展,以国外银行为例:,欧洲保险佣金占银行总利润的比例高达10%,20xx年这一比例将到达15%,500家大银行中接近一半具有专门从事保险业务的附属机构。

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到达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银行代理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038.99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27.29%。对银行来讲,积极发展银保业务不但可以丰富银行的服务内容,拓展银行业务,下降银行对利差收入的依靠性,而且可以利用保险公司的客户,深挖保险公司具有资源的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对保险公司来讲,利用银行庞大的营业网络销售保险产品,不但可以下降保险公司的营销本钱,而且可以借助银行良好的信誉和客户资源拓展市场。

二、农村信用社保险业务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的大多数农村信用社,保险业务收入只占各项收入的极小份额,以廊坊市某联社为例,营业收入26265万元,其中中间业务收入351万元、占比1.34%,代理保险业务收入18万元、占比0.07%;营业收入27553万元,其中中间业务收入566万元、占比2.05%,代理保险业务收入95万元、占比0.34%。固然这个联社的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427.78%,但是在整个营业收入中占比依然不足1%,处于一个可以忽视的地位。

(2)业务调查报告保险展开信用社关于农村

而且现在信用社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方式普遍采用的是“多对多”的模式,即每家信用社都与各家保险公司合作。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类“多对多”的模式是一种很不稳固的合作模式,由于双方都要为自己的利益考量: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保险公司不愿意进行长时间投入,比如对信用社职员的培训和对信用社代理保险业务进行宣传,由于他们的投入有可能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从信用社的角度来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状态、长时间战略等进行深入了解,只要比比保险公司开出的条件就行了。这类“多对多”的合作模式很轻易诱使保险公司在保险费率及手续费提成上构成恶性竞争,而信用社在不断进步自己的收益和更换保险公司的进程中必定会影响保险公司理赔意愿和服务水平,很轻易侵害客户的利益,同时也下降了信用社的公信力和一致性,终究构成了信用社保险产品品种单一,各保险公司服务趋同。

三、银行保险的发展方向

根据我国银行已有的经验,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目前主要集中在七个方面:(1)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2)保险公司选择使用银行的客户资源、信息库、资金汇划系统和网络清算系统;(3)银行担负保险公司的财务顾问,并为其提供资金结算服务;(4)保险公司为银行信贷产品提供保险服务;(5)以储蓄型的寿险保单作为银行贷款的有效质押;(6)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的金融债权;(7)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进行拆借、债券回购、国债买卖等资金融通活动20xx年 保险业调查报告工作报告。

四、信用社发展保险业务的有益条件

任何一个好的合作模式都必须满足合作各方的利益需求,构成“共赢”,信用社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就可以够构成这样的结果。

首先来看对信用社的好处:

(1)最直接好处就是进步信用社盈利能力,扩大信用社的客户群。

(2)通过完善客户的保险,加大了信用社客户的抗风险能力,能下降信用社的信贷风险

(3)信用社通过增加各类中间业务可以逐渐建立金融超市,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进步客户的虔诚度。

(4)通过推广中间业务,可以延长信用社的经营链。

(5)信用社通过保险公司的宣传,可以增加信用社的美誉度。(6)经过保险公司的定向培训,可以进步信用社职员的营销能力和个人素质。

然后来看对保险公司的好处: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在农民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公信力,通过信用社这个平台,可让保险公司直接进入农村新兴市场,不但可以下降宣传用度,而且可以进步农民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完善保险公司的服务种类,增加保险公司的赢利点。

保险的调查报告篇5

针对我国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开展了“医疗保险热点难点问题”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全国除西藏外30个省份主管医疗保险行政和经办工作的负责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为100%。

一、医疗保险十大热点难点问题

1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6医疗保险费用控制难问题

2困难企业参保难问题7加快医疗保险立法问题

3退休人员比例增加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问题8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问题

4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监管问题9医疗保险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问题

5个人负担重问题10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问题

1、突出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直面热点难点。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社会学研究方法进行设计和实施,汇总了各地最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按选择频率筛选出十个热点难点问题。

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30个省份主管医保行政和经办工作的负责人,他们的回答增加了十大热点难点问题的权威性。

医疗保险改革风雨数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省级医疗保险负责人对问题的选择,是对下一步医疗保险改革重点的揭示。全国医疗保险十大热点难点问题的提出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深化医疗保险改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感受发展的冲击,真诚面对现实,呼唤深化改革。十大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医疗保障问题。问题的内容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和医疗保险管理为主,同时,涉及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医保负责人鲜明地提出各类人群参保问题,特别提出弱势人群医疗保障问题。从问题的选择反映出省级医疗保险负责人思路开阔,没有本位主义,回答问题是从逐渐完善医疗保障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感受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激烈冲击,反映现实生活,把握社会需求。

公平、效率、可及、质量和可持续性是社会保障改革的核心指导原则。十大热点难点问题的确定,为完善保障体制,确定战略重点提供了依据,医疗保险深化改革的方略呼之欲出。

3、态度客观理性、积极务实,立足可持续发展。改革带来的挑战是广泛的,发展产生的冲击是多样的。弱势人群、困难企业、灵活就业人员是与发展和改革伴生的社会现象,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冲击和挑战。退休人员对基金的压力、个人负担重和费用控制是保险制度转换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加快立法、信息系统建设和制定科学、合理的费用结算办法等问题的提出,体现了医疗保险负责人依法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意愿。能够在纷杂的问题中,筛选出十大热点难点问题,表明医疗保险负责人能够保持客观理性,积极务实的态度,具有选择长远、可持续发展立场的能力。

二、对医疗保险改革现状的判断

为了解各地医疗保险改革的现状,本次问卷中设计了11个问题,其中,2个问题涉及制度建设,4个问题涉及医保机构管理的成效,4个问题是医改难题,1个问题是关于医疗保险改革的外部环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保负责人的回答表明:

1、对现行制度普遍认同。筹资水平和统帐划拨比例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对核心内容的评判,反映医疗保险负责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态度。本次调查,63.3%的人认为目前筹资水平适中;83.3%的人认为统帐划分比例合理。表明医保负责人对现行制度模式是赞同的。

2、对管理成效高度肯定。对管理成效评判,反映医保负责人对现行的管理政策和措施的基本态度。本次调查,70%的人认为现在的费用结算办法可以满足医疗保险管理的基本需要;83.3%的人认为对医疗费用的控制办法是有效的。医保负责人对医疗保险管理成效的评价是肯定的。

3、对改革的难点认识比较集中。对改革的难点的判断,决定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本次调查,认为困难企业参保难问题“存在,且比较严重”的占66.7%,“存在,但不太严重”的占23.3%,两者合计高达90%;认为退休人员比例增加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比较大”、“很大”的合计占83.3%。医保负责人对难点问题的锁定,揭示了深化改革的目标。

4、呼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为共识。“三改”配套进行,是解决医、患、保矛盾的必由之路。本次调查,认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所滞后”的占45%,认为“比较滞后”的占50%,两者合计95%。广大医保负责人强烈呼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对热点问题的社会关注程度

调查中,我们给出6个社会热点问题,请医保负责人判断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结果表明,公众对个人负担问题、社会弱势群体医疗保障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的关注程度非常高,而对放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问题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

序号热点问题序号热点问题

1社会弱势群体医疗保障问题4个人负担问题

2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问题5参保、就医是否方便问题

3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6放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问题

四、对解决十大热点难点问题的前景预测

调查中,我们用“把最重要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主要问题来抓所需的时间长短”来反映医保负责人对解决这些问题前景的看法。主抓1年——2年,表明问题可以很快解决;3年曙5年表明可以在一届政府任期内解决;6年以上则表明解决这一问题需长期的努力。结果显示,医保负责人对解决十大热点难点问题态度非常乐观,解决问题的信心十足。

解决医疗保险热点难点问题的前景

主抓这一问题所需的时间

1年--2年

3年--5年

6年以上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问题

83.3%

11.1%

5.6%

个人负担重问题

78.9%

21.1%

0%

困难企业参保难问题

70%

26.6%

3.4%

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监管问题

60%

30%

10%

社会弱势群体医疗保障问题

54.8%

45.2%

0%

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问题

53.3%

40%

6.7%

加快医疗保险立法问题

26.3%

68.4%

5.3%

医疗保险费用控制难问题

26.3%

52.7%

21%

退休人员比例增加对医保基金的压力问题

38%

42.8%

19.2%

医疗保险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问题

26.7%

46.6%

26.7%

五、本次调查的发现与局限

1.医保行政和经办负责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选择有一定差异。除两类负责人都最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医保问题和困难企业参保难问题外,行政负责人特别关注退休人员带来的基金压力和费用控制难的这种相对比较宏观和长远的问题,而经办负责人特别关注结算办法和个人负担重的这种具体事务管理中碰到的问题。这种差异可能与行政管理机构和经办机构的职能差异有关:行政机构的职能是制定政策、宏观管理,经办机构则是具体事务的管理。当然,全面解释这种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选择频率(%)行政、经办负责人问题选择的差异

问题

序号

1社会弱势群体医疗保障问题

2困难企业参保难问题

3退休人员比例增加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问题

4医疗保险费用控制难问题

5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问题

6加快医疗保险立法问题

7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监管问题

8个人负担重的问题

9医疗保险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问题

10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问题

2.三类地区医保负责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选择也有差异。东部地区社会弱势群体医保问题最突出,中部地区困难企业参保难问题最突出,西部地区的选择相对分散,没有特别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造成这种差异的一种可能原因是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困难企业较少,大多数企业、单位都有能力参保,从而使得社会弱势群体的医保问题突显出来;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困难企业较多,困难企业参保难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各方面问题都存在、都不易解决,导致热点难点问题的选择显得比较分散。当然,对这种地区差异的准确解释还需要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问题序号

1社会弱势群体医疗保障问题

2困难企业参保难问题

3退休人员比例增加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问题

4医疗保险费用控制难问题

5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问题

6加快医疗保险立法问题

7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监管问题

8个人负担重的问题

9医疗保险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问题

10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问题

3.医保负责人和公众对个人负担问题的认识存在反差。医保负责人自己认为个人负担不是一个严重问题,但又都认为公众最关注的是个人负担问题。这种认识反差提醒我们不能过于简单地看待个人负担问题。个人负担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4.医保负责人对基金征缴难问题的回答与国内外学者的判断差距很大。医保负责人认为问题不存在的占5.0%、基本不存在的占16.7%、存在,但不严重的占65.0%。而国内外的专家认为基金征缴非常困难。这种认识上的反差需要进一步探讨。

5.对医疗保险管理成效的肯定,只是医保负责人的“自我评价”,很可能带有片面性。目前,有63.3%的地方没有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标准,表明我们的医疗保险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还很低。因此,关于医保管理的全面评价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参保者、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判断和认识。

六、进一步研究的初步计划

1.我们将对本次调查得出的全国十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访谈和实地调查。针对每个问题,我们将前往这一问题最为突出或者解决得比较好的地区,对当地医保负责人进行访谈,并结合实地考察,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背景、解决问题的困难所在,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教训,探讨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2.本次调查只是医保管理者的“一家之言”。尽管医保负责人的判断比较权威,但并不能代表其他社会群体的判断。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对参保者和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了解这两类群体对医保热点难点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形成对医保的全面、客观的评价。

保险的调查报告篇6

洛阳理工学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

时间:2013/

专业:车辆工程

组员:关延安 徐

农村村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农村村民养老保险情况 调查地点:河南省漯河市徐庄村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一.基本情况

第一阶段:收集用于本次实践研究的资料,并将其整理、归纳。

第二阶段: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作一份关于\"农村村民养老保险\"的问卷调查表。

第三阶段:将问卷调查表发放到每位村民手中。

第三阶段:将问卷收回并作统计。

第四阶段:总结统计结果,撰写感想和个人心得,最后拟定一份论文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的今天,养老问题成为我们日趋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积极推动养老保险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对于改善中老年人生活水平及推动内需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当前推行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继农村低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的第三大农村社保制度,将使农民也能够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基本同等的社会保障权益。此次调查,我们通过对农村相关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分析,展现了当前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实施成果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阐述了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政府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一些见解及建议。

调查目的:社会福利权益平等是社会文明发展和公平的标志性指标。在国家经济经过持续三十多年的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尽管城乡差距客观存在并且非短期内可以填平,但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都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将农民排斥在国家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农村养老保险的建设与推广尤为重要。今年,政府推出了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虽然较以往有很大的改变和调整,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

为了了解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河南省漯河市徐庄村发放了问卷并进行了个别访问调查,以获得与调查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并对相关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发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为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的建设与推广尽一份力。

二.理性思考 (一)、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

农村养老保险是目前较热门的话题之一。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村养老保险的相关基本情况,此次调查,我们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与度,合理性,利益性,存在问题,发展前景以及人们的期望值进行了调查访问。在对调查数据及资料的汇总分析后得到如下的基本情况:

1.年龄段分布:据统计,此次调查对象中有%处于35-40年龄段,有%处于40-50年龄段,有%处于50-60年龄段,另有%年龄在60岁以上。参与养老保险的人中以40-50年龄段最多。

2.调查发现有1\\3的人对养老保险制度比较清楚,而2\\3的人对其不太了解。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与度与普及度仍待提高。

3.据问卷及访问结果显示,目前不买养老保险的原因中,村民目前的经济能力无法负担这一项占了很大比例,达到了总人数的%。而有30%的人是因为不太了解农保的政策和制度不敢贸然参与,有%的人认为以后每月拿到的养老金过少,还有%的人是由于其他种种原因。而已经买了养老保险的人中,有%是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有%是为了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有%是为了其他原因,其中有%的人认为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所要缴纳的保险金额比较合理。

4.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利益性,被调查人员中有%认为政府实行的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一系列措施对于农民的切身利益比较有利,另有%的人认为利益效果不明显。

5.虽然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着制度不完善、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等问题,但仍有%的人认为养老保险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认为养老保险在农村还会有一 定的发展。人们对于农村养老保险的预期值很高。 (二).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优点与不足是此次调查的重点。目前,我国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提高农村生活保障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未完全统一与完善,因而在实施建设中难免存在着不足与缺陷及旧农保中原有问题的遗留,如制度不完善,政府官员行为阻滞,基金保值增值困难,覆盖面小等。

1.农村养老保险的利益性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农村又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使农民也能够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基本同等的社会保障权益。在解决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使农民的基本生存得到安全预期,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减轻中青年养老负担以及拉动经济危机下内需增长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调查显示,在参保人员中,有%是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有%是为了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有%是为了其他原因。这一结果正是显示了农村养老保险在减轻子女负担,保障农民老年生活方面的重大利益性。

2.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此次调查,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农村养老保险实施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上。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4个相关选项:缺乏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制度不稳定;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 覆盖面小。具体结果如下图1:

图1

有30%的村民认为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有%的人 认为是制度不稳定,有%的人认为基金的保值增值困难,而有%认为保险覆盖面小。而且,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农村居民仍然延续了家庭养老的现状,只有少数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五保供养、优抚安置和商业保险等某一种或几种养老保险待遇。所以说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并不理想,农村养老保险现状亟待改善。

3.原因分析

在了解了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调查所得结果及相关资料对于其原因进行了探究。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大部分农村居民养老观念落后,投保积极性不高。如图2: 图2 调查对象中,有%的村民认为养老养老保险能完全保障老年生活而70%认为需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还有%的认为家庭养老更为可靠。在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思想根深蒂固的前提下,农民对于养老保险的信赖不高,认识不深,投保的兴趣与意愿不高。在此情况下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求农民在较短的时间里抛弃\"养儿防老\"的旧观念,改为通过投保而养老,势必会产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农民的投保观念与养老保险工作的推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认识上的混乱。这就使得农村养老保险的推广与普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养老资金筹集困难,筹资能力弱。这是农村养老保险建设实施的核心难点。目前农村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国家财政投入,二是农村集体经济,三是农民自身收入。在国家财政投入少,农村集体经济给予补助的政策落实出现困难的条件下,农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缓慢更加大了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难度。

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农民总收入不高,大大低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这直接制约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渠道。狭隘的筹资渠道难以良好的改善和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效益性和福利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与完善。

(3)养老金无法起到保障基本生活的作用。我们知道农民领取养老金的数量完全取决于个人缴费的多少和累计时间的长短,只有缴费越多,投保时间越长,收益才越多。但是原有养老保险保费的标准低,参保效益低,难以真正实现养老的功能。

(4)缺乏合格的管理运营人才,农村养老基金保值增值困难,隐藏着潜在的支付危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既有商业保险的操作难度,又有依法实施的政策难度。由于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的组成,以及缺乏合格的管理运营人才等多重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营运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地方,不仅增值困难,甚至连保值都成问题,潜藏着巨大的兑付危机。农民对于养老保险的信心及积极性受到打击。 三.问题与建议

不过,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无可挑剔,虽然,新农保在很多方面做了许多政策上的修改与完善,但仍然还有一定的问题与缺陷。所以我觉得还应该制定一系列辅助政策来为新农保保驾护航,使新农保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农民收入偏低,城乡之间有一定差距。政府在制定相关措施时应适度向农村倾斜,为农村养老保险的推广与完善提高政策与财政方面的帮助。真正为农民的养老保障负起引导带领责任。

(二)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为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全覆盖,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在不同区域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现状基础上,以不同的养老保险方式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与实施,建立与地区经济增长相适应,真正为农民谋利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三) 改革基金管理模式,提高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推行投资代理,将部分养老保险基金交由专业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以提高积累资金的增值率。而不是如同现在将全部基金缴入银行。同时,加强民众及法律的监督力量,以保证参保农民的合法权益,明确投入资金的动向。

(四)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参保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站等,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宣传农村社保的政策及其效益,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意识,使农民真正意识到社会保险是养老的可靠的保障,从而自觉、积极参保。

都说:\"老年人是我们的宝!\"他们奋斗了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经验与财富。让老年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才会更加宽广。所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工作刻不容缓。 四.经验体会

我想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实践和完善,在农村普遍深入和广泛开展,各地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使得老百姓从当初的不理解、不配合、动员参加合作医疗到目前的自愿、积极、主动的参加,农民群众\"互助共济、大病统筹\"的观念也已逐步建立。 由于现阶段农民社会保障的意识较差、参保率较低,应在我国建立强制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制度, 但考虑到农村地区之间发展及农民自身意识的差异性, 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又必须与自愿相结合。农民养老社会保险可采取法定保险方式,由立法确立各地最低必须缴纳的标准,同时规定不同的缴费档次,由各地农民自愿选择保障水平。

五.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意见

一要合理确定农民个人承担比例。这次农村养老保险在资金来源上实行个人、集体、政府三者合理分担原则,但如何分担,还是个未知数。在我看来,农民个人承担比例不能太高同,这里有\"旧农保\"的教训为鉴。

二要加强对农民养老资金的监督。我之所以说要加强对农民养老资金的监督,是因为国内曾发生过多起农民养老金被挪用甚至是贪污事件。因此,加强对农民养老资金的监督非常有必要。

最后,要强化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能否成功关键在钱,而钱的关键又在于地方的配套资金能否落实到位。 调

卷 1. 您的年龄( )

以上 2.您对农村养老保险了解多少( )

a.很清楚

b.比较清楚

c.不太了解

d.完全不了解 3.您有没有买养老保险(

a.已经买了

b.有考虑买

c.没有考虑过

d.不会买 4.您现在不买养老保险的理由是(

a.目前的经济能力无法负担

b.不太了解它具体的制度及措施

c.以后每月能拿到的养老保险金额过少

d.其他

5.您现在已经买(或将来考虑买)养老保险的主要原因是(

a.减轻子女将来的负担

b.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

c.随大众的趋势

d.其他

6.您认为现在所需支付的养老保险金额合理吗(

a.合理

b.比较合理

c.不太合理

d.不合理 7.您认为政府实行的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一系列措施是否真的有利于农民的切身利益(

a.有利

b.比较有利

c.不太明显

d.不清楚

8.您认为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否真正担当起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功能(

a.能

b.需与家庭养老相结合

c.还是要靠家庭养老

d.不清楚 9.您认为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哪些问题(

a.缺乏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b.制度不稳定

c.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d.覆盖面小 10.您认为养老保险在农村的发展前景如何(

a.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b.应该会有一定的发展

c.发展空间不大

d.不清楚

保险的调查报告篇7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财 "变得越来越流行,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保险业更是遍地开花,以迅猛的速度流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但是目前保险业究竟如何?其面临的问题又有哪些?以下是我在暑期咨询调查家乡附近一些保险公司及业务人员所完成的保险业方面的调查报告。

一、近年来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一)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初步展??

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基石,诚信日益受到保险业内的重视,诚信体系建设也已初步展开。20__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强调,“越是加快发展,越要注重诚信,搞好服务,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至20__年全国各地保监办、保险行业协会围绕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保险诚信经营理念得到认同

各保险公司在经营理念中,均能突出强调诚信。如中国人保几十年来秉承“稳健经营,笃守信誉”的经营思想指导业务发展;中国人寿以“诚信负责,稳健发展”为企业宗旨;泰康人寿认为“诚信在保险行业至高无上”;新华人寿在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建立“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小组”,领导公司的信用体系建设;平安保险公司经国际权威机构认证,获得了aaa级信用等级证书。由此可见,诚信在保险业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为保险业界广泛认同,这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营销员的诚信状况有所改善

保险营销员曾一度以总体素质较低,诚信水平不高,社会形象较差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经过近年来的治理,营销员的诚信水平有所提高,诚信状况有所改善,误导、欺瞒现象明显减少,失信行为初步得到控制。营销员队伍数量庞大,且直接面对公众,因而可以说他们的诚信状况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保险行业的整体诚信水平。营销员的诚信状况好转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

二、目前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造假问题屡禁不止。假数据、假账本、假报表、假保单、假现象在保险经营过程中屡见不鲜。保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打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虽早在20__年就开展了专项“打假”活动,尽管如此,造假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还有许多地下保单的现象在我国东南各大城市屡禁不止。

2.惜赔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保险公司理赔手续繁琐,服务不到位,个别案件拒赔不合理,客观上表现出惜赔现象,在客户中造成不良影响,在社会中形成“投保易、索赔难”、“收款快、赔款慢”的恶劣印象。

3.误导问题并未根治。由于营销机制的不完善,营销员误导问题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轻,实质上并未得到解决。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投资意识较差的客户中,误导、欺瞒现象并不罕见。

4.道德风险防范困难。近年来,我国保险知识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了解保险后,竟打起了骗保骗赔的主意。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现象屡见不鲜,骗赔手段更是五花八门。20__年以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车贷险”骗赔案使财产险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而在寿险方面,一些边远地区的保险公司被迫停办医疗险正是因为无力解决投保人无病却常年称病住院问题。

(二)原因分析

1.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影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征信数据采集困难,数据开放没有明确规定,信用资料数据库建立滞后,信用法规缺乏,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治。薄弱的社会信用基础势必影响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2.保险信用法规建设滞后阻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尽管我国保险信用法制建设有所进展,但与现实的保险经营活动相比仍显滞后及不完善。高速发展的保险业带来许许多多新现象、新问题,有些问题是直指诚信的,比如“回佣”。一方不“回佣”,而另一方“回佣”,客户就会被夺走,从而造成遵纪守法却遭受了损失,违规失信却增加了收益的局面。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助长失信毁约的歪风蔓延。

3.保险诚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约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现为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必要信息采集制度缺失。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诚信的制约机制。人性弱点是天然存在的,商务领域仅仅靠道德良心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刚性的信用管理机制,管理者就不得不为人的素质及品质伤脑筋。如营销员挪用保费问题,如果没有制度能保证营销员不接触现金,那么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则客观上为失信行为提供了条件。对于保险人来说,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资料都是新的,其真实准确与否无从评估。在广州的“车贷险”骗赔案中,曾经发现一家保险公司的6个支公司同时为一部车办理了保证保险。广州保监办在一份中指出,“车贷险”骗保之所以能够得逞,其中一项重要原因是“各保险公司尚未共享有关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投保人及汽车经销商的信息,保险公司各自为政,给投保人骗贷或一车多贷以可乘之机”。对于投保人来说,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无法掌握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无法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只能道听途说地片面了解保险。

4.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陈旧落后不利于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目前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经营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扩大保费规模上,上级公司对下级的考核体系突出强调保费收入,导致了保险业的大规模扩军和营销模式得变化,而保险公司的增加和追求业绩的体制,导致了有些保险公司业务员的惟保费至上,置公司名誉和客户利益于不顾,当然这也有保险公司的责任。另外,业务员完成保费收入指标(且不论这个指标是否经过科学测算,是否实事求是)不但有物质奖励,还可能加官晋爵,否则,就会遭到惩罚,甚至丢掉“乌纱帽”。同时,基层公司可支配的费用也仅仅唯系于保费收入,多收多花,少收少花,不收不花。这种政策导向驱使基层公司以保费规模最大化为首要经营目标,为达目的,在竞争中任意抬高手续费、降低费率,弱化对营销员的诚信教育等.

5.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质量和福利问题有待改善。代理人良莠不齐,很多代理人的专业素质和诚信问题,自身对条款不是很熟悉,然后对客户许诺口头支票,而没把产品的条款和利益以及不利的方面讲清楚,导致最后客户觉得上当受骗了,而延伸到对保险的不信任了,有不同保险公司的代理人之间相互攻讦,让客户觉得代理人的素质低下。很多客户由于自身知识

不足,未能及时的使用自身的权利,单听代理人的片面之词,而代理人也未能及时全面的给客户一个解答,因而客户未能及时了解自身的利益保障,产生了最后申请理赔时招到拒赔的现象,让客户觉得保险是骗人的了。

随着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业务员数量也急剧增多,保险公司不为业务员缴纳社保,不把业务员纳入正式员工等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也是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自然会导致骗保,还有投保容易理赔难的情况。

(三)解决方式

我认为,要改变这些现状,首先保险公司招聘代理人时应该更严格,把代理人的专业素质和道德诚信作为聘用的首要条件,一旦录用即要对其进行严格监管,不能只以签单数衡量绩效。然后在合同文书上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客户能更好的理解保险条款,防止产生一些上述的不必要的误会和损失。保险公司和代理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对客户灌输一个正确的保险理念,让客户真正的认知保险,认同保险。由于在权利对比上,客户是出于劣势的,所以现在国家的保险法也在不断完善,制定了更多有利于客户利益的条款。比如新的保险法里就新制定了一条“不可抗辩条款”,可以有力的保障客户的利益了,还有一些条款,代理人未就合同的免责条款向客户做详细解释的,该条款无效,以及投保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的代理权的,对代理人作出的超出代理权限的许诺,保险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而后再追究其代理人的责任。这些条款都能保障到客户的利益,维护保险市场的诚信经营。

保险的调查报告篇8

(一)一)保险业务总量较低,产险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近年来,我市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消费力不足等问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整体经济水平依然较低。保险业正处于成长阶段,社会公众的保险意识还比较淡薄,产险市场缺乏有序竞争,有效供给不足。尽管我市的产险业与全国产险业一样,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恢复业务,但与我省其他地区尤其是与苏南相对发达的地区相比,尚处于较低的水平。以2011年来说,107055万元的财产险保费收入占全省财产险总保费收入的2.23%,而2011年我市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83%。这说明我市的财产保险规模小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总量低,地方经济的发展制约了产险的快速发展。

(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依然明显,缺乏适度竞争

从目前的产险市场供给主体来看,参加产险市场的保险公司数量偏少。虽然我市产险公司的总数已达15家,但是全市60%以上的保费集中在人保产险、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这老三家保险公司。而其它公司各自所占的份额累加在40%以下,且平均市场占比不到3.5%。这种情况与我市积极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目标不相适应,充分说明我市产险市场垄断程度依然偏高,市场竞争不充分。这种寡头垄断的格局难以给保险市场的竞争者带来真正的压力,也使消费者无法享受到优质全面的服务。

(三)险种结构不合理,市场有效供给不足

近几年,车险业务保费收入一直占我市产险保费收入的70%以上,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车险经营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产险业的发展,这直接导致了产险公司经营风险的加大。同时,我市各家产险公司都是总分公司建制,缺乏独立开发产品的能力,直接销售由总公司从全国层面出发而设计的产品,使得险种单一、结构雷同,毫无特色和侧重,缺乏竞争力和对保户的吸引力,无法满足投保人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因此,保险公司如何创新观念,加快产品的更新速度,开发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使其满足市场的??

要,逐步提高非车险业务的比重,并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保险市场的经营管理方式欠妥,行业竞争不规范。近年来,尤其是在计算机普及、网络信息共享、集中数据分析和专业管理软件运用上差距更大。这种管理上的不足不仅造成大量保险资源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保险生产力,还助长了行业竞争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变相支付高额手续费、佣金或返还形式上。由于财产险险种存在较大的同质性,加之全区产险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差异化服务不明显,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靠价格战。但在监管机构的严格监控下,价格的伸缩空间有限,因此变相支付手续费就成为各保险公司争相采用的降价方式。二是保险中介运作不规范。由于生存的需要和盈利的压力都紧紧维系在手续费上,因此,一些保险中介机构凭借其手中业务在市场中漫天要价,它们一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大幅降费,一方面又要求支付高额的代理费用和佣金,从而助长了非理性竞争行为。

(五)中高级管理人才及保险专业人才匮乏,保险一般从业人员素质尚待提高

保险业的特殊经营方式产生了对展业、承保、投资、理赔等特殊人才的需求,但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在近几年保险业的蓬勃发展时期,一些公司为了应付业务发展的需要,招聘门槛过低,导致一些综合素质不高的人员进入保险行业,对行业整体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新兴产险公司在壮大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机构网络布局,而网点的铺设理所当然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产险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对精算、承保、理赔和查勘等方面保险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市场缺乏高学历、懂管理、重服务的高级管理人员。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全区保险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听保险的心得体会范文8篇

保险述职报告模板6篇

2023保险个人总结报告5篇

保险业务述职报告6篇

2023保险公司述职报告6篇

保险公司年终总结报告7篇

保险副述职报告通用5篇

2023保险公司述职报告优秀7篇

2023保险公司述职报告通用7篇

2023保险公司述职报告模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676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