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巴巴 >工作计划

画地图教案8篇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通过编写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画地图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画地图教案8篇

画地图教案篇1

【教材内容】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人教版新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第八课。(需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的是德国物理学家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学情分析】

作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举和习惯。对于今天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应注重课程的整合,有机渗透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学习方式的开放。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模仿、体验等,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语文素养。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开放性教学,是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关键。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

⑴ 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⑵ 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2、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熟读课文,交流感受

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的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板书设计】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世界地图──遇到困难──寻找、考证

巧合? 不轻易改变 震惊地质界

画地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大胆探索侧身钻圈的技巧,提高幼儿灵敏性,协调性。

2、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有勇敢的精神。

活动准备:

钻圈四个,铁圈十个,橡皮筋两根,椅子两把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以“八路军”的'形象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有一位八路军叔叔受伤了,所以八路军叔叔呢要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送一幅地图,他告诉我们路途中要走过一个山洞,跳过一个个水坑,才能把地图教到解放军阿姨手中。可是小朋友的本领还不够,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本领。

二、准备活动

在音乐的播放下,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运动。(头部运动,四肢运动,下蹲,侧走)

三、基本动作练习

1、练习侧身走

1)我们送地图的路上有一个山洞,那个山洞啊很窄,就跟老师前面准备的这个一样,那我们怎么经过这个地方呢?谁来试试看?(请幼儿示范)

2)教师小结:这么窄的山洞,我们不能正面走,只能侧着身子,一只脚先迈过去,另一只脚再跟过来。

3)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来走一走。

2、练习有高度侧身走

1)那个山洞除了很窄而且很低,就跟前面这里一样,那又要怎么走呢?(幼儿探索侧身走的方法)

2)教师小结:原来我们要身体对着山洞侧着站,弯腰下蹲,一只脚先跨过去,另一只再跟过来。

3)那我们一起试试看。

四、游戏活动:送地图

小朋友的本领学得真好,现在我们要开始出发了。

1、交代任务:八路军叔叔为了安全把地图分成了好多块,每个小朋友都拿一小块地图藏在口袋里,这样即使敌人抓到了我们其中一个,那他还是不知道地图的内容。

2、我们准备出发了,等会小朋友会经过一个山洞,跳过一个个水坑才能把信教给解放军阿姨。过山洞时,你们可要蹲下,弯腰,可别把头给磕破了哦。跳水坑时,可要小心哦,别跳到圈圈里,把水溅到身上。好了,出发。

五、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甩甩手,斗斗脚,做放松运动。

画地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思考、论证的重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2、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

⑴ 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⑵ 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

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

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2、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画地图教案篇4

教材简析

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5、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师准备(包括媒体):准备小黑板,将重点语句呈现出来。

学生准备:做好预习:

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提出质疑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⑴、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⑵、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⑶、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四、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五、复述故事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六、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偶然发现——陆地海岸线惊人吻合、细致观察、敢于思考

艰难考证——中龙同时见于巴西东部和非洲西南部、……

提出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坚持不懈、勤奋钻研

画地图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上述内容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阅读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懂得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文中还有很多具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如“洁白宁静、性格豪放、静谧舒适、坐卧不安、不可思议、浩如烟海、飞渡重洋”,对丰富学生的词汇很有好处。

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四、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

五、复述故事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六、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画地图教案篇6

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5、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师准备(包括媒体):

准备小黑板,将重点语句呈现出来。

学生准备:

做好预习。

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提出质疑。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⑴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⑵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⑶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四、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五、复述故事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六、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偶然发现——陆地海岸线惊人吻合细致观察敢于思考

艰难考证——中龙同时见于巴西东部和非洲西南部……

提出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坚持不懈勤奋钻研

画地图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

世界地图,地球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齐读课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说说初读课文应该做什么?

1.标出自然段,画出认读的生字,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再读画出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自学情况

1.读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2.按自然段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解释

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

1.分组观察地图和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的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五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

五、

师: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请你快速的读读第七自然段看看魏格纳是怎样进行推理的。

出示幻灯,理解魏格纳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六、出示课文填空,回顾课文内容

七、魏格纳为什么能在一张平平常常的世界地图中发现重大的地理现象?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八、留作业:

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

2.课下去查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选作)

画地图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图的分类,学会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

2、掌握图幅相同条件下,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举实例,了解不同种类的地图,学会选择适用的地图。

2、通过比较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北京市城市地图、北京动物园地图,掌握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例,了解地图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各类地图的习惯,提高在地图中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

1、学会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

2、图幅相同条件下,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难点:图幅相同条件下,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本节共两课时,这是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讨论、发言 多媒体展示有代表性的导游图、

交通图、世界政区图。同学们知

道他们分别有什么用处吗? 自主探究 根据导学案完成 安排任务一、根据需要选择比例

尺合适的地图

帮助学困生 组内交流 组长主持组内交流探究成果 维持秩序,帮助学困生 班内展示 分三个组展示 点拨、评价 自主探究 根据导学案完成 安排任务二、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大班沙画教案6篇

音乐幸福的画教案6篇

扇子画美术教案6篇

中班画水果的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对称画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手印画教案6篇

画恐龙幼儿园中班教案7篇

画元宵美术教案6篇

幼儿画蛋糕教案6篇

幼儿园画草莓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923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