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巴巴 >工作计划

生命的教案参考5篇

通过详细的教案,我们能够精心策划课堂互动环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合作能力,教案帮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教材和教学要求,提高对知识体系的把握和理解,下面是文笔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生命的教案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生命的教案参考5篇

生命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过程:

1、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2、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故事。

讨论:

(1)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3、再读故事

(1)、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2)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3)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背一背。

生命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的可贵。

2、使学生懂得溺水的主要原因和自救的方法,强化防溺水的意识。

课前准备:

溺水事件图片、相关统计资料、课件

活动过程:

一、新闻回放,引出主题:

1、出示图片:我国近年学生溺水事件回放

听了这些案例,大家也看到了家长们失去孩子后的悲痛欲绝,我想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针对这些事件,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2、出示《中国儿童意外溺水的调查报告》,师引入: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应该注意安全,珍爱生命,谨防溺水。

二、预防溺水,从我做起。

1、讨论:为什么会发生溺水事件?怎样才能阻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学生畅所欲言后,师用ppt展示作总结。

2、师生合作读关于预防溺水的“四不真言”:

①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

②河塘捞鱼摸虾-不去;

③深水的地方不去;

④不熟悉的江河水库不去,。(师读前部分,学生读“不去”二字)

3、案例研究:一群的少年在浅水域戏水,其中一名少年突然跌入了主河道,其他4名少年都不会游泳,看到情况危急,下去救张猛。结果,5名少年都溺水身亡。

上面的孩子们为什么会发生溺水事件呢,他们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同伴发生溺水,我们应该怎么做?

4、观看知识小博士视频。

5、齐读《防溺水有高招》的儿歌。

三、庄重宣言,放飞安全。

通过以上环节的活动,学生已经深深意识到:安全重于泰山,安全与自己的行为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组织同学们举行以“珍爱生命,谨防溺水”为主题的签名活动。做到“四不”。呼吁大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然后同学们在条幅上庄重签字,向全体学生郑重承诺,告别不良行为。

四、课后延伸,从我做起。

1、以“我的安全我知道”为主题写宣传标语。请孩子们不但自己要遵守安全规则,还要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宣传。

2、总结自救及抢救的方法:

五、教师总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生命的教案篇3

为了消除未成年人溺亡安全隐患,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溺亡事件发生,我镇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预防溺水,关爱生命”的主题,利用五月份“防溺水安全教育月”的契机在全镇中小学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安排“防溺水安全教育月”工作。

我镇按照长教体147号文件要求,成立了以分管教育副镇长为组长,中心校校长、各中小学校长为成员预防溺水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镇教师认真学习了上级领导部门关于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月”的通知精神,学校开展防溺水教育宣传活动实施方案,使全体教师都重视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求学校各班办一期“预防溺水,关爱生命”宣传黑板报,向学生宣传防溺水重要性,宣传防溺水知识,宣传溺水救护办法和常识。做到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教育性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力求活动的实效性。

在安全教育月里,我镇各村在坑塘边悬挂以“预防溺水,关爱生命”为主题的条幅86条、警示牌46块,在镇区中小学校显眼位置悬挂防溺水知识挂图50块。严格要求中小学校利用每天早晚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机,在校内循环播放《防溺水安全知识》,并向全镇的中小学生家长发放了《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单8000余份、《致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受委托监护人的一封信》8000余份,使全镇群众人人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人人为预防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献计献策。

6月1日我镇同悦社区小学开展的以“预防溺水,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活动当天我镇分管综治副书记李建旭、分管民政副镇长张双利、分管教育副镇长出席了活动。我镇消防站的同志到场向学生宣传防溺水重要性、防溺水知识、溺水救护办法和常识,并现场演绎溺水救助寓教于乐;同时交警中队的同志也到场对学生进行道路安全知识讲解。通过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及道路安全教育,使学生对安全知识有了更广更深的了解。

做好节假日的安全教育。告诫学生双休日、即将到来的暑假严禁独自去河里、水库、池塘游泳或玩耍。

通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和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交通安全和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交通安全和防溺水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总之,通过教育,学生安全知识面更广了,安全意识更强了,对安全的理解更深了。当然,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仅仅靠安全月活动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时时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安全教育的工作要从小抓起,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地抓下去,切实将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生命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不可以乱吃药。

2、通过在小医院的情境中互相讨论,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收集一些常见的药品:创口贴、含片、板蓝根、感冒药、退烧药、眼药水等。白大褂、听诊器。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大森林里的小松鼠生病了肚子疼的厉害,于是它到森林小医院想找象医生看一看,可是象医生去给小鹿输液了没在家,请小猴子给它看门,小猴子看着小松鼠难受的样子,便从药柜里拿了一盒药说上次我感冒时象医生就是给我吃这样的药,病就好了,现在,你把这个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

提问:

(1)小松鼠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幼:不能,因为吃药必须让大人看着。

幼:因为小猴子是感冒,小松鼠是肚子不舒服幼:吃下去会中毒的。

(2)你自己在家生病了能随便找药吃吗,应该怎么做?

幼:不能,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幼:叫自己认识的邻居带着去医院。

幼:打120。

小结:药物种类很多,每一种药都有不同的用法来治疗一个病。

2、认识几种常见的药品,并能对症下药。

出示红药水、创口贴:这个红红的水有什么用?这个胶布又有什么用呢?(磕破皮擦的,贴伤口的。)出示眼药水:这个小小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呀?有什么用?(眼睛不舒服时点的眼药水)

3、幼儿共同讨论生病吃药时要注意些什么?

(1)要听医生的话。

(2)吃药时要有大人帮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药、自己吃药。

小结:不同的病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生病乱吃药,病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没病吃药,反而要生病。的方法是对症下药,生什么病吃什么药。要是不知道生的什么病,应该到医院找医生看。

4、观看图片,帮助幼儿丰富有观的经验。

教师出示关于药品的是非图片,幼儿以举手表示"对""错"如:咳嗽应该吃退烧药。眼药水可以解除疲劳。只要生病都可以吃感冒药。

5、情景表演《小医院》

现在一起到我们班"爱心小医院"请小朋友们分别来当医生和病人,看小医生开的药对不对,看谁能当个合格的小医生。

活动反思:

实践活动主题源于生活存在的问题,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安全用药》这个活动结束后,我觉得我们中班的孩子对生病时该怎么办,他们的脑子里都是很清楚的,孩子们都会说,要吃药,看医生,打针,打点滴等。但生病时药怎样吃才安全,这个意识还是不强。所以,通过这个活动,我觉得在以后的有关于安全主题的活动中,或者在平常的谈话中,应该让孩子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以此来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这样能更好地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对已有经验可以更加丰富。

不足之处:

在组织活动中,不够紧凑,时间的分配不大适中。活动中我往往注重的是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了幼儿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命的教案篇5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家用电器、交通工具、植物、动物(每组幼儿一套),再增加一套大的操作材料。

幼儿记录用的表格人手一份(记录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记号笔人手一支。

字卡:有生命的、无生命的。

白纸两张,记号笔一支。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生命的含义。

能够区分生活中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物体。

活动过程

1、出示操作材料,引起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好多物体的卡片,请你们按它们的特征分类。"(请3-4位幼儿到前面进行操作)。

(2)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分类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分类情况,并说出自己是按照物体的什么特征进行分类的。重点:按照家用电器、交通工具、植物、动物这四个类别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理解什么是有生命的、什么是无生命的。

(1)引导幼儿说出植物的特征,并用幼儿认为合适的标记记录下来。(植物能够长大、会呼吸、能够繁殖后代、需要喝水、需要营养……)

(2)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特征,并用幼儿认为合适的标记记录下来。(动物能够长大、会呼吸、能够繁殖后代、会运动、需要喝水、需要营养……)

(3)引导幼儿找出植物和动物相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像植物和动物一样,能够长大、会呼吸、需要营养、会运动、能够繁殖后代的物体,我们叫他有生命的物体。(出示字卡"有生命的")

(4)引导幼儿发现家用电器、交通工具是没有生命的。

教师小结:像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一样不能长大、不会呼吸、不会繁殖后代的物体,我们叫它无生命的物体。(出示字卡"无生命的")

3、引导幼儿发现我们周围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物体。

师:"我们周围还有许多物体,请你找一找哪些物体是有生命的,哪些物体是没有生命的,好吗?"请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延伸

请幼儿到户外找找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物体,并用记号笔把它们记录下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关于牛的幼儿教案参考5篇

中班美术船的教案参考5篇

幼儿园9加几的教案参考5篇

中班有关姜的教案参考5篇

数学认数字的教案参考5篇

中班数学《5的序数》教案参考7篇

珍爱生命的活动总结7篇

生命的感悟作文6篇

生命的感悟作文通用7篇

生命教育的活动总结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929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