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巴巴 >工作计划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数学教案通用7篇

实用的教案有助于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下面是文笔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北师大版六年级下数学教案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数学教案通用7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篇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1.课件出示路线图。

2.师:这是老师上下班走的路线,从这幅路线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角。

生2:线。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平面图形中有关线和角的知识。

(一)线的回顾学习。

1.回顾学过的线有哪几种。

(直线、射线、线段)

2.判断下面各是什么线。

(课件出示一组直线、射线和线段)

3.思考并交流: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区别?

直线

射线

线段

长度:

无限

无限

有限

端点:

1个

2个

与直线的关系

是直线的一部分

是直线的一部分

4.填一填。

(1)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2)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完成)

5.追问: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6.指导学生完成教材91页“巩固与应用”1题。

7.讨论:什么叫互相垂直?什么叫互相平行?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作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8.想一想,过一点怎样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篇2

一、展示课前调查结果,全班交流汇报

1、谁愿意把你收到的有关人民币储蓄、教育储蓄及国债的相关信息和大家交流一下?

2、老师也收集到一些这方面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现行利率表 (2)教育储蓄 (3)国债、国库券

二、结合实例 探讨方案

同学们:你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为人父母者无不望子成龙。对于你们来说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习) 是呀,然而未来的教育花销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父母需要提前为你做准备。这节课就让我们运用储蓄的知识帮父母解决一个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实际问题。

1、首先请大家算一算,如果从小学毕业算起你大约还有多长时间才能上大学呢?

2、为了你们能顺利的走入大学校园,如果妈妈打算给你存10000元钱,供你上大学的话,你觉得从什么时间开始存?怎样存收益比较大呢?谁愿意说一说?(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1)独立思考,试一试。

(2)合作交流,议一议。

(3)再次汇报。

3、通过同学们的发言,看得出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确以下几点(1)什么时间开始存,存期多长时间?(2)每一次存款的本金都是多少?(3)每一次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4)如果是教育储蓄的话,你还要注意每份录取通知书只能用一次,所以你一定要掐好时间。

4、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的算一算,到底怎样存收益比较大。每组的四名同学可以分别选择几种不同的方案进行计算,便于对比。

预设方案:

(1)教育三年+教育三年 3377.24 0 13377.24

(2)国债三年+教育三年 3557.67 0 13557.67

(3)国债三年+国债三年 3740.53 0 13740.53

(4)教育六年 3456 0 13456

(5)国债五年+教育一年 3684.68 0 13684.68

(6)国债五年+教育一年+定期半年+活期 至少3906.99 0 至少13906.99

(7)国债三年+国债三年+定期半年+活期 至少3963.74 0 至少13963.74

5、那么,现在你能给妈妈提出什么建议?你的根据是什么?

三、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

银行存款定期一年利率3.87% ,到期缴纳利息税5% 。

银行存款定期一年利率5.22% ,到期缴纳利息税5% 。

国库券定期三年利率3.14% ,到期不缴纳利息税。

李叔叔在银行存款50000元,定期三年。如果是你,这50000元你怎么存?到期后能比李叔叔多取回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存款才能获得的收益,初步了解了合理理财。希望同学们帮助父母设计存款方案,并把你的理由讲给他们听。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交流

师:我们的黑板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教室的墙面又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黑与白在语文上是什么联系?

生:黑是白的反义词。

生:白是黑的反义词。

师:能说黑是反义词或白是反义词吗?

生:不能,因为黑与白是相互依存的联系。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反义词。

师:那么,数学上有没有相互依存联系的现象呢?

生:约数和倍数。

师:你能举例说明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联系吗?

生:例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不能说成8是倍数或4是约数。因为8和4是相互依存的。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数学中具有相互依存联系的现象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知

对数游戏

1、学习倒数的意义

我们六年级办公室里有7人,男教师4人,女教师3人,下面我和同学们做个对数游戏,就是我先根据3和4说一个数,同学们跟着根据3和4说一个数。

师:4是3的4/3,

生:3是4的3/4

师:7是15的7/15;生:15是7的15/7。

……

提问;看我们做游戏的结果,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1: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就是第二个分数的分母,第一个分数的分母就是第二个分数的分子。

生2: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互调换了位置。

生2:两个分数的乘积是1。

提问:像符合这种规律的两个数叫做什么数呢?谁能给这种数取个名字。(倒数)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提问:那么怎样的两个数才是互为倒数呢?指导看书。

思考:(1)什么是倒数?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你能找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吗。请举例

评析:回答问题

理解“互为”的意义。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找朋友游戏(课前每位同学发一张数字卡片)

练习出示卡片(六位同学举着卡片依次站在黑板前)

7/9 11/4 1/50 8 6/5 99

(2)规则:如果下面的同学拿到的数是以上这些数字的倒数就到相应的同学前面排队

提问:下面的同学你们找到自己的朋友了吗?那么你们能找到自己的朋友吗?

3教学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出示例题:找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2/3 7/4 1/5 9 18 0、4

小组讨论指名板演

提问:1、你是怎么找出2/3的倒数的?

生1:因为2/3与3/2乘积是1,所以2/3的倒数是2/3

生2:因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与分母正好调换位置。2/3的分子与分母调换位置后是3/2,所以2/3的倒数是3/2 。

2、你是怎么找出7/4的倒数的?

……

提问:我们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到一个数的倒数?为什么?

4、练习请剩下的没有找到朋友的同学继续找倒数

5、讨论:1的倒数是谁?0的倒数呢?

生:1的倒数是1

师:能说明一下理由吗?

生1:因为1与1的乘积还是1。

生2:因为1可以化成1/1,1/2的分子与分母调换位置后还是1/1,即1,所以1的倒数是1。

师:0的倒数呢?

生1:0的倒数是0。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生2: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的倒数是任何数。

生3:0的倒数是没有的。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而0乘任何数都得0,说明0乘任何数都不得1,所以0没有倒数。

生4:0可以写成0/1,0/1的倒数是1/0。

生5:不对,1/0分母是0,没有意义,所以0是没有倒数的。

6、完善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填空

1、因为5/3_3/5=1,所以()和()互为();

2、因为15_1/15=1,所以()和()互为();

3、4/7与()互为倒数;

4、()的倒数是6/11

5、()的倒数是2

6、1/8的倒数是()

7、17的倒数是()

8、0、3的倒数是()

判断

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必定是1。()

3、 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

4、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思考

4/5_()=()_8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5页、第56页。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并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把比熟练地转化成分数,将分数知识横向迁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牵引(课件出示)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情境导入,引出课题(课件出示)

昨天我和王老师合伙买福利彩票,我出了30元,王老师出了50元,结果我们中了一个二等奖,奖金8000元。我想对半分,各分4000元,王老师说这不公平,你们认为呢?怎么分奖金才合理呢?

三、合作探索,解决矛盾

1、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试试看,可以小组内交换意见、讨论想法。

2、说以说你的想法。组织反馈,逐一展示学生解题思路。

3、我们分到的奖金是否合理,该怎样检验?(两个数量和要等于8000,出资的比是3:5或5:3)

4、小结:像这样把8000元彩票奖金按照出资多少来进行分配的情况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

(出示课题:比的应用)

四、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教材(1),把一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30人,小班20人。

思考:把这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学生商量分法,得出: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来分比较合理。

2、大班人数和小班人数的比是3:2 学生分好后,交流分法,填表完成。

3、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分,可以怎样分?你会分吗?试着分一分。

学生试做。

4、与同学交流分的方法。分组讨论疑点,并试着在组内解决。

四、交流方法,老师精讲

1、班内交流,老师答疑

三种方法

(1)、方法一:借助表格分。

(2)、方法二:画图

发现橘子总数被平均分成了5份,大班占3份,小班占2份。先求出一份的数,再分别乘以3和2,就求出了大班和小班分的橘子个数。

140个

140÷(3+2)=28 大班:28×3=84(个)

小班:28×2=56(个)

追问:为什么要“140÷(3+2)”?

(3)、方法三: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先求出一共分成几份,再求出大班和小班分的个数分别占橘子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2、以上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小结方法⑶的思路。

⑴计算分配的总份数。

⑵计算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⑶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

五、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巧克力和奶的质量比是2:9。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克?

2、 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60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602班和603班,两班都是43人。想一想,如果你是大队辅导员,你会按怎样的比例分配,两班各栽多少棵?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3题合理搭配早餐。

六、总结评价

1、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谈谈收获。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篇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3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差距明显。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训练,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2、在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改变观念,增强学生实践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数

(一)圆柱和圆锥13课时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14课时

总复习31课时

数与代数20课时

空间与图形8课时

统计与概率5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时

期末复习20课时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篇6

设计说明

1.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对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本设计通过让学生找玩具汽车数量与小人书数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和列举比例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得到激发,思维得到拓展。

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本设计以扶代讲,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能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而且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合作能力及归纳能力得到提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介绍“物物交换”的背景知识。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质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物物交换”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如用一只羊换一把斧头。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就从“物物交换”开始。

2.呈现问题。

同学们算一算,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

设计意图:通过“物物交换”,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呈现“玩具汽车换小人书”这一情境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尝试解决,体会联系

1.想一想。

师:同学们算一算,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把你的想法记录在本上。

2.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体会在“物物交换”的过程中,玩具汽车的数量与小人书的数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预设

方法一 14÷4=3.5,3.5×10=35(本)。

方法二 10÷2=5,14÷2=7,5×7=35(本)。

方法三 4个玩具汽车=10本小人书,14÷4=3……2,2个玩具汽车=5本小人书,10×3+5=35(本)。

方法四 4个玩具汽车=10本小人书,8个玩具汽车=20本小人书,12个玩具汽车=30本小人书,2个玩具汽车=5本小人书,12+2=14(个),30+5=35(本)。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提出新的要求。

师: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你能尝试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2.学生尝试列式。

预设

方法一 4∶10=14∶x。

方法二 10∶4=x∶14。

方法三 14∶4=x∶10。

方法四 4∶14=10∶x。

3.交流汇报写出比例的主要依据。

4.学生独立解比例。

5.汇报结果。

预设

生1:根据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可以把这个比例转化成4x=10×14。

生2:我是这样计算的:

4∶10=14∶x

解:4x=140

x=35

6.出示课堂活动卡,组织学生先和同伴交流,再独立解决。

(师巡视,适时指导)

7.验算:把求出的结果代入比例验算一下,看等式是否成立。

(学生自主验算)

8.教师小结。

解比例的关键是根据“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写成等式,再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设计意图:将解比例的学习融入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独立解决,然后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这样学生对新知识就会更加理解。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学生每4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并理解长与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谁能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相对的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高有无数条。)正方体呢?

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二、 新授

教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简称圆柱。

1、 初步印象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

(圆柱是由2个圆,1个曲面围成的。)

2、 小组研究: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 交流和汇报

(1)关于两个圆形得出:上下2个圆是完全相等的圆,它们都是圆柱的底面。

(2)关于曲面得出:它是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高有无数条。高有时也可用长、厚、深代替。

4、 举例说明进一步明确特征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七上北师大版数学教学计划7篇

北师大版五上教案最新7篇

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案7篇

北师大版五上教案模板7篇

三年级数学下教师工作总结模板7篇

六年级下学期年级组工作总结通用7篇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7篇

四年级下英语教学工作总结通用7篇

三年级数学下教案8篇

三年级数学下教案模板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770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