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工作的要求和细节,减少工作中的遗漏和错误,忙碌的工作又要开始了,赶紧写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计划吧,文笔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生培养工作计划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生培养工作计划篇1
审题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识字量和理解能力的制约,审题过程就更加难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一年级学生数学的审题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审题习惯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会学生读题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识字量很少,每次做作业时都需要教师读题。教师在读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题时不要添字或漏字。教师要把题目完整无误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题目的意思。当然有些初次碰到的题目类型,教师可以在读完题以后,对该题目的意思进行讲解以后再让学生做。
(2)读题时要让学生看着题目。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的识字量就会提升得比较快。对于题目当中经常出现的字词,有些虽然学生不会写,但他们已经会认了,明白了这些字词的意思,从而能正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
(3)对于题目当中的重点字词,教师在读的时候应该要响亮一些。如在比一比的`练习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题:在长的后面打“√”。教师在读此类题的时候应该重点突出这个“长”字。
2、放手让学生读题
到了第一学期的下半学期,许多学生对于题目中出现的字词都已经认识了。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读题。读题的方式可以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或者小组读,这样可帮助那些后进生。到了第二个学期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了。在学生读完题以后,教师可以请某个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和要求,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题目中的关键字词,让全体学生清楚题目的意思。
3、要求学生正确读题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对学生读题形式和要求做出以下两步要求:
第一步,要求学生读题时能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用手指或铅笔指着题目逐字逐句地读。读题方式可以采用集体读,如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读题时把重要的字句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比如说把几个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这里的“从小到大”很关键,教师在学生读完后应该引导学生把这个词圈出来。
第二步,要求学生能够单独读题,并要求学生在读完题后再默看题目,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
二、通过对比练习和开放式练习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1、对比练习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多出一些对比练习。对比练习的好处在于比较直观形象,可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解题的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两位数的意义的时候,教师可以出一些这样的题:5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7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又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转化时,可以出这样的题:1张10元能换()张1元和()张2元;1张10元能换()张1元或()张2元。这些题目单独出现时,许多学生经常会搞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这些题目一起拿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从而让他们明白这些题目之间的区别。在第一学期的时候,用数学这块内容学生的错误率比较高,许多学生在做的时候不知道到底该用加法还是减法,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此类题目进行反复地比较,多让学生说说题意(已知什么,求什么),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这些题目的意思,从而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开放式练习
开放式练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设计此类习题。比如在教学计算的时候,可以出这样的题:()+()=15;()-()=6;在学生解答完题目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又如在教学分类的时候,可以给出几个算式让学生来分类,如3+4=7,9-5=4,2+2=4,6+1=7;让学生明白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在复习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出两个条件,如红花有8朵,绿花有6朵,让学生通过这两个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那么教师在学生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分类,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题能力。
三、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在课堂教学和练习中,遇到有些题目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在教学排列问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小明的左边有3个小朋友,右边有5个小朋友,问一共几个小朋友?或者是这样:从左往右数小明排在第四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排在第六个,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这样的题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想,恐怕很多学生会做错。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到讲台上来站一站,又或者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一画,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又如在教学比多少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第一行摆了8个△,第二行摆□比△少3个,要摆几个□?这样的题学生在第一次做的时候,如果让学生直接做,很多学生会算成11个□。但如果在做题之前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者在草稿纸上画一画,错误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了。
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教学,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学生培养工作计划篇2
有人说: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星星,我愿用真诚,热情为他们撑起一片挚爱的晴空,让他们各自闪烁出最灿烂,最动人的光辉!为了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为了能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也为了使新学期班级上能有更新的气息,为了使本班的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特制定班主任计划如下:
一、班级现状分析:
经过上学期一学期的接触,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各方面情况有较深的了解,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守纪方面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卫生习惯的养成还有待于提高,一些学生不敢大胆发言,班干部管理能力较差,管理方法有待提高,所有这些都是本学期班级工作的重点。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2、抓好班级纪律,重点做好“培优转差”的工作。
3、结合“三八”等各种节日及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和尊敬父母的教育。
4、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在平时多深入了解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确保学生安全。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学校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只有取得了家长的信任,我们班主任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常规教育方面
1、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二)班级纪律方面
1、课堂纪律。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三)卫生方面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桌箱勤清,物品勤摆。
2、班级卫生:每天早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
四、班主任自我要求
1、严于律己,做好学生的楷模。积极进行课外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
2、注意工作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心理教育,做到以理服人。
3、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影响。
总之,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他们逐渐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学生培养工作计划篇3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观点,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小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特作计划如下:
一、让学生与好书交朋友。
歌德有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雨果则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它对于人类之所以必须,在于它是滋补光明的饮料。”确实一部好作品就如同是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教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更何况书还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低年级学生要选择阅读一些带图画的形象生动的图画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二、培养正确的读书姿势。
正确的阅读姿势对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要经常观察、提醒自己的学生,帮助他(她)们正确阅读。理想的阅读姿势是双腿与地面保持平行,背部直立。椅子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椅子应该有一个直的而不是斜的靠背,椅子的高度应该足以让大腿与地板平行或比平行稍高一点。
三、要构建浓厚的读书氛围。
培养小学生读书的习惯,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很关键的,古人云: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所以我们每个班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同学们自己把好书推荐给大家共同欣赏。另外,老师不要当“指挥者”,而要当“参与者”,要坚持陪同学生一起读书,交流心得,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去影响学生。老师还可以同孩子定期举行读书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读书竞赛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从而不断增强学生读书的内驱力,使之成为自觉行为。
四、掌握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阅读的书籍不同,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教师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我这里要向学生介绍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一是精读法,包括比较阅读法、表达阅读法等,要求每分钟读200字以上,理解率在90%以上;二是略读法,包括浏览泛读法、提纲挈领法等,要求每分钟读200~400字之间,理解率在80%左右;三是快读法,包括无声视读法、一目十行法,要求每分钟读400字以上,理解率达到70%。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巧分别反映了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是现代阅读必须谙熟兼备的综合技巧。阅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和速度,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效率。
五、引导小学生做读书笔记。
对于小学生来说,看书尤其要做一点笔记。因为小孩子看书有个特点,喜欢看热闹,很快地翻,哪热闹就看看,没热闹就过去。这样他对书的理解是不够的。毛泽东在回忆他的老师徐特立先生时,就总结了一个读书的经验:“不动笔墨不动书。”毛泽东读过的一些书,有很多加了眉批,就是在书的边上加了批注。我们可以要求孩子读书时,顺手记点什么,慢慢地孩子就会形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我们将建议每位学生建立一本读书笔记,也不要求快,也不要贪多,当然首先他要选择比较适合他的、有价值的书读。在做笔记时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总之,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须有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正如美国巴尔博士说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所以,教师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恒心,关键是在孩子心灵上播下读书的种子。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灵活的方法,让学生坚持每天读书,并将这一行为坚持下去,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自觉行动。到了那个境界,学生会定时无意识地拿起一本书来,细细品读。待习惯养成后,教师就不须为之操心了。
学生培养工作计划篇4
一、初一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1.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经过对多年来的初一学困生的分析,发现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学困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
2. 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调查表明,学习方法、策略是影响学业成绩的又一因素。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年龄小,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伸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注重数学的理解,偏重于课本上定义、公式、定理的记忆,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归纳,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他们尚未从小学手把手教的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无法适应初一数学的学习,最终逐步形成了学困生。
3. 考试障碍
调查发现,不少初一数学学困生往往在数学考试中无法得到正常发挥,这种心理障碍大体在考试中表现为:
①惧怕心理,考试时速度慢而来不及完卷 。
②心理焦急造成审题马虎,发生各种审题错误,甚至漏做题目。
③处理不好,造成全题失分。考试障碍严重影响学困生正常数学水平的发挥,使学困生得不到满意的数学成绩,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
4.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一数学教学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下列情况:
(1)教师教学上要求“一刀切”。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几十个知识、个性差异的学生,常常发出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况。这种划一的要求,必然出现大量学困生。
(2)教学方法上灌输型盛行,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状况,缺乏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忽视知识的形成,使一些知识在理解上出现片面而又得不到及时矫正的学生渐渐分化成了学困生。
(3)作业布置过多或偏少,学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作业有效度极低,学生普遍把作业当作“任务”对待,因此难以反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教师难以据此对学困生作针对性的辅导。
二、初一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兴趣、毅力、独立性格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与强化。因此教师在学困生的转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农村教育的特殊性,转化的重任就落到了教师的肩上,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 更新教育观念,优先实现面向学困生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尽管升学客观存在,尽管升学必然导致“淘汰”,但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决不是“淘汰”要实现数学教育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优先面向数学学困生,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困生转化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对学习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努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转化。
(1)激发学困生的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兴趣不是天生,它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2)创造条件让学生体味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如果学习总是失败,就会丧失信心,就会产生失败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
三、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困生转化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每堂课应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要求,做到“堂堂清”,才可以促进学困生转化,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是转化学困生的工作重点。
1.教学创新,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教学策略,改变陈旧的、不适应现代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困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在主体参与过程中品尝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动机。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和启发。因此,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
2.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
现代教学观认为:开展数学探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研究现实数学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的开展探究性活动。
3. 适当开展合作学习
对于一些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重点、难点的内容;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的、学困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应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如学生练习过程中有一判断题“ ( -3x ) 2 =6x2” ,班上有 1/3 的学生都认为是对的,这时教师应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容易出错的问题。
4. 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学习数学也有积极性,且他们并不比其它学生少下功夫,但是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数学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陶行知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学生觉得易懂、好记、轻松。二是数形结合法:先通过画线把各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再看数轴上被各条线都覆盖的那一部分所表示的数,即为不等式组的解集。学生感到这样的方法形象、直观,便于操作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5. 掌握反馈信息,精心设计练习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掌握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此,我们在一堂课内安排两次反馈,第一次反馈——尝试练习。如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讲解,起强化、调节作用;第二次反馈——课堂作业,如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这对学困生特别有利,课内补强于课外补,大大减轻了学困生的负担。
四、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
重视过程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具体策略:
1.重视“学困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对在作业或考试中取得进步的同学要大力表扬,而且还给予学习与德育考核方面的加分,并发“表扬信”给家长,要想办法让他们保持坚持不懈的努力状态。
2.每次测验或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要把后进生分组进行谈话鼓励,帮助树立目标,鼓励他们相互竞争。
3.制定帮教计划,定期分批确定重点帮教对象,通过树立成功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全班“学困生”的学习。
4.引入小组竞争机制,把学困生转化对象分成几个小组,每天根据当天学习内容设计过关检测题,利用课余时间交换题目抽测竞赛,并把小测的成绩计如平时考查成绩,允许考得不好的学生有第二次补测的机会。对取得好分数同学给予平时成绩加分及大力表扬,促进他们重视每天的知识过关。
初一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初中学困生转化的核心部分,需要全体数学教师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学困生转化的关键在教师。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地开展,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积极主动地为初中学困生的转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生培养工作计划篇5
班级总体情况:
本学期,来到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经过与学生们一个学期的相处,通过与他们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的事情,我更了解了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结合我在本班开展班主任工作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和不足之处,本学期,我制定了“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主题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以更好地计划工作的开展。
教师情况:
经过了两年在中年级的教育教学经验,我非常明白对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在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会继续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重心。本学期,邓雄银老师将继续担任本班的副班主任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搭班,我和她对学生的情况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加上她任教的是主科数学,也能让我更好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再加上,本学期我班多加了刘光伟老师这一位有3年一年级带班经验的副班老师的加入,相信通过多与两位副班主任的沟通交流,会让本班的班风班貌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实施措施:
总结上学期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配合学校每月的班主任工作主题,在本学期,我将从班级保洁、课前准备、课堂纪律、课间管理、午休、放学、图书管理等几个大方面加强对学生常规行为的教育,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塑造班级的良好班风班貌。
一、班级卫生及保洁。
经过一个学期孩子在学校的劳动实践,班里的大部分孩子已经从一点家务活都不会干长大成一个会打扫班级卫生的“小能手”。所以,本学期在班级卫生的打扫和保洁方面,我将更好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性,每天安排好午休和下午放学打扫卫生的小组,并在组内设立小组长,专门负责本组的卫生保洁工作。
二、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对于一节课能否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那是学生从动到静的一个过渡。上学期,越往学期中后期,学生对待课前准备越不认真,因此,在本学期,抓好学生的课前准备是我班主任常规工作的重心。
从课前准备谈起,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听铃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比如课间操的铃声以及午休的铃声等。
二、课堂纪律。
课堂学习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抓好学生的课堂常规行为,应该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身为一名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我会继续备好我的每一节课,抓好课堂的重难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结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采用各种调控措施调动、调控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一个积极、活泼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除了主科课,身为一名班主任,也不能忽视学生在专科课堂上的纪律,因此,在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与科任老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其他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并配合科任老师进行管理,并抽空阅读更多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以为自己积累更多有效的间接经验。
三、课间管理。
在对学生的课间管理上,我以为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约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因此,在本学期,在对学生的课件管理上,我将继续多利用课间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监管,同时多利用班会课、思品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除了老师对学生的约束,还可培养有管理能力的班干部,协助老师进行课间管理。
四、午休。
午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中午有充分、良好的休息,对学生更好地进行下午的学习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在本学期,我将继续重视对学生的午休管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意识,能在指定时间吃饭、搞卫生、睡觉,使其学会更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时间。
五、放学。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课时量比其他年级的少,因此,做好学生的放学管理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加强我班的放学管理,虽然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学生,但我仍然不会放松对学生放学的纪律要求,包括排队的纪律,在校等家长时的纪律,回家的作息安排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离开校园并合理地利用放学时间更好地进行学习。
六、图书管理。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本学期,我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图书的爱护、选择等,并通过培养图书管理员,使班级图书得到更好的管理。
除了加强对学生常规行为管理之外,培养班级的良好学习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本学期,我将更加注重对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培养,通过培养得力的班干部协助老师进行班级管理,通过鼓励学生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籍,更多地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班级良好的班风、学风。
除此之外,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时必不可少的。通过联系,及时与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了解孩子在家里的习惯。只有家长与老师相互的多配合,才能促进学生向更全面的放下发展。
通过不断的努力,我相信能够带领本班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并且使学生朝着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的方向不断发展。
学生培养工作计划篇6
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语文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语文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语文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和较强阅读、写作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
制定目标: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辅差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读、说、写的综合语文能力,成绩稳定在“优”以上,并协助老师实施辅差工作, 帮助差生取得进步。辅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语文考试这一基本的能力。(阅读和写作)。 制定内容: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介绍或推荐适量课外阅读,让优生扩大阅读面,摄取更多课外知识,尤其是散文化倾向方面,多给他们一定的指导,以期在写作中能灵活运用,提高写作层次,同时安排一定难度的练习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辅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作文至少能写得出。逐步提高差生的写作水平,可先布置他们摘抄。 仿写,后独立完成,保证每个差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训练
差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堂上创造情境,让差生尝试说、敢于说、进而争取善于说。
主要措施:
1.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5.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9.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差生的学习问题。
学生培养工作计划篇7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困生在学习上总的特点是智力一般,学习依赖思想严重,没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遇到较难的题便等老师的答案,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首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工作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溺爱优秀生,不鄙视后进生。今学期制订出转化计划如下:
一、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发现闪光点,创造成功的机会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积极引导他们参加教学活动,多鼓励他们, 发现闪光点。就算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你写的数字字很漂亮”、“你很聪明,老师喜欢你……”也能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师生之间应在合作、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互信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和思想的转化,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多问他们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有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挑选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也能担任一定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
(二)、用爱心去温暖,用耐心去呵护
多花一些时间了解后进生,理解他们,尊重爱护他们。在课堂上优先对待他们,不要总把目光停留于优等生。要心里时刻装着后进生,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如面对调皮掏蛋的学生时,教师要有涵养,不要急躁冲动,要机智地巧妙化地让问题留到以后再想办法妥善处理。
(三)、 教给方法,提高兴趣
后进生普遍存在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从简单的、他们有能力接受的方法去做。例如:自我复习时,定时检查复习效果,及时在班里表扬鼓励。亦可求助于成绩好的同学或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老师做做小事。叫他们做,亦即从侧面说明老师重视他们,看得起他们,没有遗弃他们。他们的心里总会有小小感激。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吧!”在谈心、交往的过程中,要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过来,可进行有关学习的交谈,用行动去证明你作为老师的是从心里面想他们学好。
(四)、结对帮助, 齐抓共管
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与家长多联系齐抓共管,促其进步。另外,给予他们特别的帮助,选择一个学习尖子生和他们结对,进行一对一地帮助,并且做到教师在课后对他们进行辅导。
(五)、持之以恒,巩固习惯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总之,每个数学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负责,转化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第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