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可以让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通过写教案,大部分人都可以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多与少中班教案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多与少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幼儿在扮演游戏里的角色中,学会想象,思考,理解游戏的内容,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
2、幼儿能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初步学会创作简单的连环画。
3、懂得当同伴有困难时应热心帮助的道理。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录有轻快音乐和雨声的磁带,录音机一台。
2、鸡妈妈头饰一个,小鸡头饰每人一个。
3、图片两幅,图一:小鸡的家;图二:小鸡过河情景。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到草地上做游戏。突然,天下起了鱼,鸡妈妈带着小鸡回家去。(出示图片一)
2、回家路上,鸡妈妈问道,前面有一条河,我们怎么过去呢?(出示图片二)
3、鸡妈妈启发小鸡们讨论过河的方法。
4、鸡妈妈启发小鸡们将刚才遇到的事情编成一个小故事,比一比谁的最有趣,说给同伴听。
5、请幼儿根据自己创编故事的情节,把它画下来,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鸡过河》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集体阅读,主要在集体活动中,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幼儿学会仔细观察阅读的习惯,让幼儿学习如何看图说话,启发幼儿开展讨论,鼓励幼儿相互合作进行角色对话、情景模拟、动作模仿等。
帮助幼儿学会抓住图中的重要元素,如:人物、景物等的变化,并请幼儿学会思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锻炼幼儿看图说话中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通过孩子主体学习的过程,发展幼儿自身能力,达到教育效果。
多与少中班教案篇2
【活动内容】
画自己
【活动目标】
1. 能画出自己的主要特征。
2. 通过画自己提高自信心。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的近期照片一张,图画纸、水彩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我介绍
1. 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可爱的脸蛋,脸蛋上有什么?(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除了脸蛋还有什么?(躯干、四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每个人长得一样吗?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照片看看,自己长得什么样,你喜欢做什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 引导幼儿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介绍照片中的自己,说说自己的形象特征。
3. 请个别幼儿自我介绍。
(二)引题与示范
1. 引导语:我们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喜欢做的事情,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把自己最好最喜欢的样子画出来,在画之前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2. 教师边说边示范画一张自画像(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可爱的脸蛋,脸蛋上有圆圆的头......)。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 提醒幼儿先构思,再动笔作画,突出自己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特长爱好。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不同的画画材料请小朋友自己画,在画之前要先想好怎样画,画自己在做什么,然后再动笔。)
2. 幼儿分组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分享
1. 组织幼儿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与交流。
2.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画的不错,都把自己最好的形象展现出来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棒的一面,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
【活动评析】
这个活动从教材的分析,目标的定位,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准备充分
无论是从教学活动的设计还是从教学具的准备上都看得出教师很用心,有自
己的想法和思路,为这个活动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2. 能认真分析教材,制定了适宜的情感目标“通过画自己提高自信心”
中班孩子个性开始凸显,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本次活动通过画自己了解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3. 教学环节清晰
活动有四个环节:一是导入活动“幼儿自我介绍”引导幼儿观察交流,二是引题与示范,三是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四是展示与分享,整个活动环节清楚。
针对活动情况,有几点建议进行探讨分析:
1. 导入要切入重点,直接明了。
引入部分教师要重点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这对
幼儿在绘画中能大胆表现出自己的特征很重要。中班幼儿特别是上学期的幼儿观察能力比较弱,作为教师应采取有效的观察方法,帮助幼儿学会细致地观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这就需要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通过对比了解每个人眼睛、脸型、嘴巴、发型等都不同,让幼儿得到直接的感性经验。建议老师就可以出示班上两个脸部特征比较明显的孩子的照片(ppt)作为对比的对象。孩子们比较熟悉,让他们观察并说说他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然后教师进行小结。这样孩子就知道了每个人不同的特征会表现在什么地方,再去观察自己的特征就更直接明了了。
2. 教师的示范要突显特征。
教师的示范对幼儿在范画中的影响力很大,对幼儿在绘画中的启发很有帮助。邱老师的范画是以自己为范本,特征不够突显,最明显的就是邱老师是长脸不是圆脸。范画时教师以自己为范本对教师的技能要求较高,建议可以有目的地选择1、2个脸部特征具有鲜明特点的幼儿进行范画。在画的时候一边说出这个幼儿的脸部特征一边进行范画,如他的脸是圆圆的,眼睛大大的,嘴巴小小的等,及脸部具有代表性的特征(酒窝、痣)。一边说一边画的作用在于强调如何表现其特征。
3. 教师的指导要体现针对性。
邱老师在指导中比较侧重于帮助孩子学习人物画,对表现脸部特征还缺乏有效地引导。例如:一女孩自己是短发但是画出了长辫子老师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因为教师在引入观察和范画部分没有很好地突显特征,所以绘画作品中有8名幼儿画出了人物画,剩下的大多是蝌蚪人,没有较好的表现出自己的特征。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以提出画出自己的爱好、特征的要求,这样可以让他们有更大的表现空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能力特别弱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动笔帮助他们添画降低难度。同时教师在指导时要有意识的挑选几幅比较成功的作品作为评价对象。
4.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具体明确。
邱老师的评价语是“画的是谁?”“你是怎样画自己?”“在干什么?”“谁画的还很漂亮?”这样较笼统,建议教师应该针对本次活动技能对如何表现特征方面提出更具体明确的要求,如:
(1)你觉得自己和别人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最特别的地方是什么?
(2)如果孩子的作品把特征画得很明显,可以请幼儿猜猜是谁?为什么你能一眼认出?
多与少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学习童谣、并用多种方式吟诵童谣。
2. 在游戏活动中感受童谣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大象、老鼠粘贴图片、双向板19个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啊,陈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猜两个谜语,好不好啊?
幼儿:好!
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
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
老师:小朋友们猜猜,这会是什么动物啊?
幼儿:老鼠(出示老鼠的图片)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再来猜一个谜语呢!
脸上长钩子,头边长扇子。
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
老师:小朋友再来猜猜,这又会是什么动物啊?
幼儿:大象(出示大象图片)
老师:大象和小老鼠之间啊,发生了一件事!我们来听一童谣,听听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大象大,老鼠小。
大象最怕老鼠咬。 (边说边做夸张的动作)
老鼠钻进象鼻里。
痒得大象受不了。
二、教师分解提问讲述,幼儿学习童谣。
老师:刚才的童谣小朋友们都听清楚了吗?
幼儿:清楚了。
老师:现在老师就出点问题来考考你们!
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大象和老鼠的体态啊?
幼儿:大象大,老鼠小。(出示大象大,老鼠小的图片)
老师:小朋友真厉害!听了刚才那段童谣,你们认为是大象厉害还是小老鼠厉害啊?为什么呢?
幼儿:小老鼠厉害!因为小老鼠可以钻到大象鼻子里。
老师:小朋友们真棒!老鼠钻到大象鼻子里,痒得大象受不了。(出示老鼠钻进大象鼻子里的图片)
老师:那我们小朋友再仔细的想想,这首歌谣还说到什么啊?
想不起来啊,没关系,老师再来说一遍,小朋友们要仔细听哦!(边说边指着图片)
你们听清楚刚才我们落下了什么了吗?
幼儿:大象最怕老鼠咬。(出示大象怕,老鼠咬的图片)
老师:哦!小朋友们听的可真仔细啊!刚才啊,陈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在念大象的时候声音很大,但是念到小老鼠的时候声音就很小,老师觉得这个方法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着图谱来学学呢!(小朋友跟着老师学)
老师:咦?小老鼠钻进大象鼻子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啊?小朋友们来猜猜呢!
幼儿:······
老师:好!身体作正!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啊嚏",打个大喷嚏,老鼠坐上火箭炮!(出示老鼠坐上火箭炮的图片)
老师:小朋友们,喷嚏是怎么打的啊?哪个小朋友能给老师示范一下啊?
(请几个小朋友做一下)
老师:我们打喷嚏的时候啊,手应该怎么放呢?
幼儿:手应该挡在鼻子前面。
老师:是的,这样才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啊!现在我们就一起用手遮着鼻子再来打一次喷嚏,好好的感受一下我们打喷嚏的时候,手心是什么感觉?(老师跟小朋友一起打)
幼儿:手心里面热热的;有水气。
老师:小朋友们回答的真好!我们在打喷嚏的时候会有气流。那大象呢,他打喷嚏的时候怎么会让老鼠坐上火箭炮呢?小朋友们来猜猜呢?
幼儿:······
老师:小朋友们回答的都不错!下面就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小老鼠为什么会坐上火箭炮,原来大象在打喷嚏的时候也会有一股气流,而且是一股强大的气流,从鼻子里喷出来,就好像是火箭发射一样。
三、幼儿完整学习诵读童谣。
老师:你们喜欢这个童谣吗?
幼儿:喜欢。
老师:这首好听的童谣还没有名字呢,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忙取个好听的名字啊?
幼儿:大象打,老鼠小;大象和小老鼠
老师:小朋友们取得都不错!老师觉得大象打个大喷嚏,老鼠坐上火箭炮这边特别的有意思那我们就用"老鼠做上火箭炮"来命名这首童谣好不好啊?
幼儿:好!
老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用好听的声音完整的把这首童谣念一遍好不好啊?加上我们刚才刚取的好听的名字哦。(老师跟着小朋友一起念童谣)
老师:小朋友们真棒!你们看,这是什么啊?(出示一个双向板)
不知道啊,没关系,老师来告诉你们,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双向板"。
听!它还可以发出声音呢!(放在右手,左手拍)
老师:现在啊,老师就把双向板和这首童谣结合起一起,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的听一遍,听听老师这一遍和第一次年的时候有什么区别?(边说边打双向板)
>>老师:听完了童谣,小朋友们,有什么发现啊?
幼儿:最后一个字打双向板。
老师: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那你们想试试吗?
幼儿:想~~(一人发一个双向板)
老师:好!现在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心里好
好的'想想这首童谣,再想想老师是在什么时候打双向板的。
老师:时间到!全体起立!准备好了吗?
幼儿:准备好了!(老师跟小朋友一起一边念童谣一边打双向板)
老师: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真棒!现在回到自己的坐位上去,双向板累了,我们把它送回家吧!好,轻轻的把双向板放到自己的小椅子下面!
四、表演童谣。
老师:好!身体坐正!下面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表演表演!
我们来切西瓜,从中间切开,这一半的小朋友做大象。(用手点一下)
大象最有特点的是什么啊?
幼儿:长长的鼻子。
老师:好,我们就用长长的手臂来表示大象长长的鼻子。大象们,起来跟老师学一下呢。
(回到自己的位置)
老师:这一半的小朋友做小老鼠(用手点一下)
小老鼠是什么样子的啊?
幼儿:小小的,嘴巴尖尖的。
老师:做小老鼠的这一半小朋友注意了,小老鼠是怎么坐上火箭的啊?一起跟着老师学一下呢!1~2~3~冲~
老师: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听老师说,大象在表演的时候小老鼠能不能发出声音啊?
幼儿:不能。
老师:那小老鼠在表演的时候大象能不能发出声音啊?
幼儿:不能!
老师:好的,不错!全体起立,我们的集体表演现在开始!(老师跟幼儿一起表演)
老师:小朋友们,好玩吗?
幼儿:好玩!
老师:下面啊,老师想请两位表现好的小朋友来表演大象和小老鼠,谁愿意啊?
(老师念童谣小朋友表演,可以多请几组小朋友表演)
老师:好了,小朋友们,玩累了,我们出去休息休息吧!
多与少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胡萝卜火箭》的理解。
2.学习一页一页地、轻轻翻阅图书。
3.充分享受想象的乐趣,体验阅读的快乐。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事物变化想象的经验。
2.胡萝卜、鞋子、彩色铅笔、酸奶瓶、盆栽、洗脸盆等操作材料。
3.ppt《胡萝卜火箭》、阅读歌(《郊游》改编)。
活动过程:
(一)唱响阅读歌,进入阅读情境。
(二)超级变变变,引起阅读兴趣。
(出示胡萝卜)这是什么?
你们看,变成了什么呀?(胡萝卜火箭)
(三)好书来推荐,了解图书封面。
1. 推荐图书《胡萝卜火箭》。
2. 观察画面,猜测图书内容。
(四)幼儿自主阅读,交流阅读收获。
1.幼儿自主阅读。
2.交流阅读感想。
你觉得这本书哪一页最有趣?
你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还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五)创想对对碰,丰富阅读内容。
1.启发幼儿进行创想,并作简单记录。
2.展示交流并共同阅读。
(六)完整阅读,体验快乐阅读。
这本书太有趣了,一起来读一读,请注意读出省略号、感叹号的语调哦!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阅读课外书。
活动反思:
?胡萝卜火箭》让孩子想象起飞的书,画面内容丰富,情节简单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幼儿阅读。活动选材新颖,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为幼儿大胆想象搭设舞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面虽然宽松,但结构设计上还是比较严谨的。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重要的要关注幼儿的学——学有规律、教无定法。
多与少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体验散文中所洋溢的乐观精神。
2、 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3、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4、 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重、难点:
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体验散文中所洋溢的乐观精神。
活动准备:
1、 配乐散文录音带、录音机。
2、 根据散文诗的内容、自画的图画和自制沙盘教具。
3、 堆雪人用的白泡沫塑料若干。
活动过程:
1、 产生兴趣、引出课题
出示一礼物盒说:“昨天老师收到了一份冬姑娘送来的礼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打礼物盒,引出课题。
2、 欣赏散文诗
(1) 播放全文配乐散文诗,让幼儿感受语言美。然后,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初步了解散文诗的内容,提问:冬姑娘带来的礼物是什么?小朋友喜欢冬姑娘的礼物吗?
(2)分段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全文分三段,教师提问:冬姑娘为什么失望?老人和孙儿为什么不喜欢雪?是谁安慰冬姑娘,并给冬姑娘出了什么主意?农民为什么喜欢雪?美丽的景色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乐趣?教育幼儿不怕冷,坚持锻炼。
(3) 提第四问时出示沙盘,通过对沙盘的'观察,可以让幼儿回答出美丽的雪景迷住了许多人,他们人的滑雪,有的溜冰,有写诗画画,更多的人在看雪景。
3、 游戏堆雪人
让幼儿用泡沫塑料当雪,体验堆雪人,打雪仗的感受。
小百科: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多与少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验作品的优美意境,学习以问答形式朗诵诗歌。
2、借助图标,肢体表演感知风的特征,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图标,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唤醒已有经验,初步感知风的特征。
播放风的声音,师:听,谁来了?风娃娃今天要和小朋友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猜,风会藏在哪里?
二、欣赏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诗歌,诗歌里的风藏在哪里?请你们来听一听。
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
师:诗歌里的风藏在哪里?(幼儿说,教师出示相应图标)
2、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并和幼儿一起按诗歌内容将图标排队。
3、理解词语,体验意境。
师:当风藏在树叶里时,树叶会发出什么好听的声音?(幼儿学一学风吹树叶发出的“沙沙沙”声。)
师:当风藏在风铃里时,风铃会发出什么好听的声音?(学说“叮叮当当”)
师:当风藏在羽毛里时,羽毛会怎么样?(教师扮演风,幼儿扮演羽毛,学一学羽毛“飘来飘去”的动作。)
创编“风筝飞来飞去”和“风车呼呼转动”(互动表演:个别幼儿扮演风,个别幼儿扮演风筝;部分幼儿扮演风,部分幼儿扮演风车。)
三、学习朗诵诗歌,充分感受和表现诗歌意境美。
1、幼儿看图标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
2、以问答式学习朗诵诗歌。
3、幼儿和老师一起配乐朗诵诗歌。
四、合作表演朗诵诗歌。
1、师:刚才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用好听的声音朗诵了诗歌,这次我们加上漂亮的动作边朗诵边表演好吗?
2、幼儿两两结对一问一答的朗诵诗歌。
五、结束:户外找风。
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一起去找找风还会藏在哪里?看谁先找到。
多与少中班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交流有关西瓜的经验和疑惑,对西瓜产生科学探索的欲望。
2、通过实地观察和询问,了解西瓜的一些生长习性,丰富感性经验。
3、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科学态度
二、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手一张(分为疑问、答案、新发现三部分)、笔、和常乐西瓜种植地进行参观前
的联系。
三、活动过程:
1、互相交流,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
师:西瓜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瓜果,那么,关于西瓜,你们知道一些什么秘密呢?
幼:西瓜有瓜皮、瓜瓤和瓜籽。
西瓜里面有白籽和黑籽,白籽可以吃,黑籽不可以吃。
西瓜有黄西瓜、红西瓜,还有无籽西瓜。
西瓜是长在地上,不是长在树上的。
夏天的西瓜最好吃,有的西瓜有催熟剂,不好吃。……
2、鼓励提问,了解幼儿想知道的。
师:你们说得真好!那么,有关西瓜,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幼:西瓜有没有根?
西瓜为什么长在泥土里,不是树上?
为什么西瓜里面有的籽是白的,有的籽是黑的?
为什么西瓜会有那么多的汁?
西瓜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西瓜是怎么长出来的`?……
师出示记录表,请幼儿用简单的图象、符号把自己的问题记录在“疑问”一栏中。
3、参观西瓜地,观察询问,丰富有关西瓜的经验。
教师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安排专人进行集体介绍,然后请幼儿自由观察农民伯伯(阿姨)的劳动,边观
察边提问。
边观察发现,边完成记录表的另外两栏:答案和新发现。
专门的介绍员对他们的种植地(暖棚种植、西瓜的营养价值、西瓜的经济效益等)作了完整的介绍,幼儿
边听边做适当的记录。然后请幼儿提问,介绍员做一定的解答。
接下来我们来到大棚里面,自由观察,这是幼儿最投入、最喜欢的,在这里,他们有了太多的意外发现和
惊喜。
他们看到一个奶奶在剪枝,就连忙问:“绿绿的枝条长得这么好,为什么要剪掉呀?”奶奶告诉我们:“
枝条太多了,会吸收掉很多的营养,所以要剪掉一些,这叫整枝。”这时,奶奶顺手把一个比拳头小一点
的西瓜也摘了下来,正好被乐乐发现,奇怪地问:“西瓜怎么摘下来了呀,它还要长呢。”另外的孩子也
凑过来说:“真是太可惜了。”奶奶笑笑说:“一棵西瓜上可以结出许多的西瓜,摘掉一些,另外一些就
能长得又大又甜。”
一位大妈手里拿着花,正在那里摆弄着,洁洁大叫起来:“哎呀,怎么把花采下来了呀?”大妈一边说??
边让孩子们围拢仔细看她:“这是人工授粉。”我假装惊奇地说:“原来花也分爸爸和妈妈,让他们相亲
相爱手拉手,才会结出西瓜宝宝来。”
当他们发现西瓜一个个吊挂在那里,又争论起来:“西瓜不是长在地上吗,怎么长到树上了呢?”我引导
孩子仔细看,到底是不是树,他们发现不是的,只是西瓜藤爬到了支架上,叔叔介绍说:“这样的西瓜长
起来会很好看,而且不会被地上的虫子伤害。”在另外一个暖棚里,几个农民正在采摘、装箱,我们赶紧跑过去,请他们介绍辨别西瓜成熟的方法。一位爷爷倒是很热心,很仔细地介绍了辨别的方法,最后,我想,反正接下来还要用西瓜开展活动的,还不如在这里买一些西瓜回家,于是,孩子们在这些农民的带领下,都去亲自弹瓜听声,采摘了一个西瓜,高兴、圆满地结束了这次参观活动。
4、互动交流,分享各自探索发现的结果。
利用记录表进行分组讨论交流。
回放参观时拍摄的照片,和幼儿一起回忆经历,帮助幼儿梳理获得的经验。
四、反思:
让幼儿说说关于西瓜的秘密和问题,幼儿就能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因为经验和问题是孩子对
科学的兴趣点,是科学情感体验的开始,是对科学本身探索的开始。
把幼儿带到现实生活中去参观、观察、询问,有利于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多方面的知识,提高
观察的兴趣,带着问题、带着记录纸去参观,使活动更具有目的性,这是一种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这种
学习方式将更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潜能。
一次外出参观活动,解决了幼儿心中的许多疑问。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在观察中学习,在探
索中寻求答案。可见,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开发幼儿的潜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