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写事迹材料的情况,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肯定要强调逻辑严谨,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爱国主要人物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爱国主要人物事迹篇1
“喂,看!就是它,是当年镇海的镇宝,我们的国宝啊!看他多威风啊!这么多年了还这么威武!”听着他们的话,我热泪盈眶,真想上去拥抱他们,我很少被人这么称赞了。
我,安远炮台,出生于1884年,那时候,我的年纪还小,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战争,什么是牺牲,我快乐地生存在这片乐土上,鸟儿清脆地叫着,一切都是那么安保卫它!”很小的时候,脑袋里就映进了我这一辈子的命运。1885年,杜冠英造了我的新详,但就在这宁静的日子里,母亲对我说:“孩子,镇海,你的神,你的上帝,你的宿命就自己保卫它!”光绪十三年又重新扩建,,次年告竣。我呈圆形,内径16。5米,身高6,米,我觉得自己还长的满不错的,台西北有洞门,高5米,宽3米,供那些和我一样宿命的人员进出。
“既然花了精力,就会派我上盛大的“宴会”。在我残缺的记忆中,“隆隆隆隆”打雷般的声响,可是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这声音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我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也从来没有让我感受到如此鲜明的念头:我要保住镇海,保住中国!
我被它们逼疯了,由中国人的帮助下,狂疯似地大喊:“我要消灭你们,我不会让你们得逞的,永远不会!“随着我的喊声,隆隆,隆隆,一颗颗致命的毒瘤从我的体内喷涌出来,击退了一队又一队的法国人,日本人,我恨地咬“牙”切齿,在“兄弟”南岸金鸡山下的“靖远”的配合下,隔江对峙,扼守着浙东门户,我们不会顾及自己的生命,我们只有一个信念:“保卫镇海!”
这一颗颗毒瘤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饿,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尽打退了法国人,大胜了日本人,打死了他们的军舰,保护了我的上帝,完成了我的宿命…………突然,身边出奇地安静……“隆……”我的热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再次沸腾起来,痛苦与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炮声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我的眼前一片烟雾,耳边传来了喜悦,快乐,我笑了,笑的那么甜,那么舒服,然后我闭上了眼,因为我太累了,或许因为我竭尽全力保卫了镇海,上帝就给了我半条命……
“他好棒的,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保卫祖国保卫家乡,一定会的!”我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我”的爱国心——一辈子的宿命!
爱国主要人物事迹篇2
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蒙古族侵略南宋时,他曾率领兵士保卫京城临安。临安失守后,他转移到南方,与各将领抵抗敌人,保卫国家。后来兵败被俘,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终于壮烈牺牲。
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它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人不会死去呢?死要死得有价值,让我们把红心留在史册上吧!”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爱国主要人物事迹篇3
1985年10月22日,我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许世友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终年80岁。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出生于今河南省新县泗水店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少年时,他因家贫给武术师傅当杂役,后到少林寺学习武术。1926年8月,他在武汉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任连长时,接受革命思想,于当年9月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革命。1927年8月,在革命处于低潮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于当月返回家乡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1月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开始了在人民军队的漫长革命生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世友历任班长、排长、营长、团长、副军长兼师长、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在徐向前同志领导下,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的反“围剿”和长征。他曾七次参加敢死队,两次担任敢死队队长,四次负伤。1934年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时,他指挥三个团保卫四川省万源城,以与阵地共存亡的气概,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垮了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坚守3个月之久,为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许世友随朱德总司令出师太行山,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斗争。1938年10月,他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副旅长。1939年2月上旬,他和旅长陈赓在威县以南香城固地区,以预伏的方式,诱歼日军一个加强步兵中队,毙敌大队长以下200余人,生俘8人,给日寇以沉重打击。1940年9月,他调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1941年春,他指挥胶东地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横扫敌伪,开辟了胶东地区抗日斗争的新局面。1942年2月,他任山东纵队参谋长。同年10月起,任胶东军区司令员,领导胶东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后称山东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党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1948年9月,他和谭震林、王建安一道,按照中央军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的部署,指挥部队经8昼夜激战,攻克山东省会济南城,歼灭国民党军10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山东省,使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世友于1953年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他参与了当年夏季反攻战役。归国后,许世友历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党委第三书记,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常务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4年1月,他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期间,指挥西沙自卫反击战,严惩了入侵的南越军队。
许世友是党的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届十-递补为中央委员。在党的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他还担任过国防委员会委员和第一、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2年9月,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许世友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主任。退居二线后,他仍经常深入农村、工矿、学校调查研究,关心生产发展和群众疾苦,向地方党政机关提出过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他还深入部队视察,关心部队现代化建设,教育部队要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爱国主要人物事迹篇4
在中国西北罗布泊戈壁深处的核试验现场,活跃着一位不为外界所知的年轻指挥员的身影。直到他因公殉职后,人们才知道他的真名实姓——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娃娃博士”
邓稼先是安徽怀宁人,生于1924年6月25日,4岁时随家人迁往北平。“七七事变”后,为避战乱,他随姐姐辗转来到昆明,1941年考上了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昆明文正中学、培文中学和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1948年夏,怀着“今后国家建设需要人才”的理念,邓稼先考取了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1950年,邓稼先年仅26岁就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被人们称为“娃娃博士”。获取学位后的第九天,他便毅然登轮回国,进入钱三强主持的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担任研究员,与于敏等人一道开创性地开展了对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两弹元勋”
1958年10月,他和一大批科学家被调去研究原子弹。到了北京郊区一片阳光普照的高粱地后,隐姓埋名,突然从中国的大地上“消失”了。
起初,他们准备接受苏联专家的培训,但不久,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邓稼先只好率领着28位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新毕业的大学生,开始了向神秘的原子王国的艰难跋涉。
作为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和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他一方面办起“原子理论扫盲班”,亲自讲课、辅导并组织翻译、学习外文资料,一方面思考原子弹研制的主攻方向。
他正确地选定了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质性质三个方面作为主攻方向并运用算盘这样简单的工具进行相关的繁重数学计算。在原子弹总体力学的计算中,有个参数即原子弹爆炸时内部所要达到的大气压的数值对探索原子弹原理有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为此,邓稼先带领他领导的一班青年人夜以继日地轮班进行紧张的计算,用特性线法得出了与苏联专家结论完全不同的突破性结论。该结论最终被从苏联回国的物理学家周光召从物理学的角度科学地加以证实,从而成为指导原子弹研制的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关键性理论成果。
研制原子弹成功后,从1965年起,邓稼先又奉命率原班人马与从原子能所调入的于敏率领的研究队伍合作,开始了氢弹理论设计任务,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提交了被外国人称为“-于方案”的突破氢弹原理的方案,使中国的氢弹研制工作迅速向前推进并取得爆炸理论的成功。
无私奉献
邓稼先在大漠深处长年风餐露宿,艰辛地度过了整整10年的单身汉生活。工作中,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从第一次核试验起,他就形成了亲临第一线的工作模式。1979年,在一次航弹试验时,因降落伞破裂,原子弹从高空坠落地上。为了避免毁灭性的后果,他竟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人抢上前去,抱起摔破的原子弹碎片仔细检验,由此受到致命的核辐射伤害。尽管如此,他仍然继续带病工作,直到1985年才因癌症而被强行安排住院治疗。病榻上,他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弥留之际,他还用生命的智慧和最后一丝力气,与于敏合着了一份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向祖国献上了一片赤诚。
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转了一小圈,表示自己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
邓稼先逝世后,世界着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特地撰文悼念他这位相交半个多世纪的挚友:“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爱国主要人物事迹篇5
颜真卿为国殉难
唐朝的时候,有个地方官叫李希烈,为实现个人野心,发动叛乱,四处烧杀抢掠,使百姓遭难,国家也受了损失。怎么办呢?当朝宰相就向皇帝建议,让太师颜真卿去劝说李希烈归顺朝廷。皇帝同意了,就让年过70的颜真卿去见李希烈。其实,这是那个宰相出的坏主意。因为颜真卿为人正直,不肯巴结讨好,得罪了宰相。宰相明知李希烈不会归顺,却让颜真卿去,想借刀杀人。颜真卿也深知此去凶多吉少,可为了国家的安宁,他毫不犹豫地去了。
果然,李希烈见到颜真卿,立刻让部下拔出刀,围着他破口大骂,说要吃他的肉。颜真卿挺身屹立,怒视着叛贼。李希烈等人劝他投降,他说:“我来劝你们投降,你们反来劝我,我岂能受你们的利诱威胁。我快八十岁了,还怕死吗?”李希烈命人挖了坑,要活埋他。颜真卿冷笑说:“我既然敢来,就不怕死,要杀就杀!”他为自己写好了祭文和墓志,做好了死的准备。
过了些日子,李希烈又叫人堆上柴草,点着火,对颜真卿说:“不投降就烧死你!”颜真卿视死如归,毫不犹豫地向火堆扑去,倒是那伙人吓得把他拉住了。李希烈见颜真卿软硬不吃,决定杀了他,派人去把他勒死了。颜真卿就义前,仍大骂不止,表示自己为国尽忠决不屈服的意志。这位爱国老人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爱国主要人物事迹篇6
1940年9月,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我八路军385旅按纵队首长的部署,准备攻取管头据点。时任炮兵指挥部主任的赵章成奉命带领一个迫击炮连参加战斗。9月23日23时,我攻击部队迅速包围了敌人据点。战斗发起后,先由我迫击炮进行射击,数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但敌工事很坚固,并没有被摧毁。
炮弹都打得很准,可就是难以歼敌,而我步兵战士却在敌人隐蔽火力的猛烈射击下,一批批地倒下。赵章成看在眼里,心里像装了块石头沉甸甸的。他寝食难安,连做梦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敌人从工事里引出来,让敌暴露在我火力之下,然后将其一举歼灭呢?
一天深夜,赵章成终于有了办法。他要用“辣椒炮弹”把敌人引出来。赵章成翻身从床上跳起来,把连队的文书和通信员都叫醒,找来工具。几个人连夜动手改装武器。他们把迫击炮弹里的炸药倒出一部分,然后把辣椒压成面,装进去,再装上引信。几个小时的忙碌过后,20发奇特的“辣椒炮弹”就制成了。
9月26日,我军再次对管头据点发起攻击。赵章成把火炮阵地设置在距敌150米处,以便尽快提高射击速度。攻击开始后,全连4门迫击炮同时射击,首先仍以普通炮弹对敌进行火力准备,扫清了据点外围的障碍。据点内的敌人凭借“乌龟壳”继续顽抗。
正当敌人得意忘形之时,赵章成下达了口令:“辣椒炮弹装填———放!”,只见一发发“辣椒炮弹”飞向敌阵,在敌碉堡周围爆炸了。一股股浓烈的辛辣气味涌进敌堡,呛得敌人难以忍受。由于不知道我军使用了什么“新式武器”,敌人连滚带爬纷纷弃堡出逃。我攻击部队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发起冲锋,将暴露之敌一举歼灭,占领了管头据点。
爱国主要人物事迹篇7
最早听说屈原,是吃着粽子听奶奶讲的,知道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懵懵懂懂的我对屈原充满好奇,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赢得千后世的景仰?渐渐地长大了,读的书多了,对屈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的敬佩!
他才华非凡。大约在公元前319年,年约二十岁的屈原当上了楚国的左徒,辅佐楚怀王励精图治,处理朝中内政外交大事。为使国家和民族能够长治久安,屈原制定了几项法令,打击了一些贪污结党营私的活动。后来,他又出使齐国,说服齐王,结成楚齐联盟。公元前318年,楚齐魏韩燕赵六国在楚国订立了六国联盟,楚怀王被推举为六国“纵约长”。为此,楚怀王更加赏识屈原。
他坚持正义。屈原生性耿直,再加上旧贵族郑袖等人的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299年左右,屈原被逐放到汉水上游一带的原野上。在流放期间,屈原十分忧伤,不过他坚持正义,创作了《抽恩》,《思美人》,《离骚》等作品。
屈原时刻爱国。公元前278年春天,秦军攻破楚都郢城,在烧杀掳掠的同时,还捣毁了楚国先王的陵墓。郢都的陷落对屈原是沉重的,这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位“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老人,怀抱一块大石头,纵身跳进汩罗江中。
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一生都遭受着恶人的诋毁,过着流放的生活,但他的爱国精神让人震撼,受万世敬仰!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