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比较熟悉,我们如何书写事迹材料呢,在平常生活里,我们都不可避免遇到过事迹材料,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优秀科学家事迹材料6篇,供大家参考。
优秀科学家事迹材料篇1
红绿灯19世纪初,在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红、绿装分别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其中,着红装的女人表示我已结婚,而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者。后来,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于是人们受到红绿装启发,1868年12月10日,信号灯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就在伦敦议会大厦的广场上诞生了,由当时英国机械师德·哈特设计、制造的灯柱高7米,身上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煤气交通信号灯,这是城市街道的第一盏信号灯。在灯的脚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随心所欲地牵动皮带转换提灯的颜色。后来在信号灯的中心装上煤气灯罩
,它的前面有两块红、绿玻璃交替遮挡。不幸的是只面世23天的煤气灯突然爆炸自灭,使一位正在值勤的警察也因此断送了性命。
从此,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被取缔了。直到1914年,在美国的克利夫兰市才率先恢复了红绿灯,不过,这时已是“电气信号灯”。稍后又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相继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
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指挥的需要,第一盏名副其实的三色灯(红、黄、绿三种标志)于1918年诞生。它是三色圆形四面投影器,被安装在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塔上,由于它的诞生,使城市交通大为改善。
黄色信号灯的发明者是我国的胡汝鼎,他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到美国深造,在大发明家爱迪生为董事长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任职员。一天,他站在繁华的十字路口等待绿灯信号,当他看到红灯而正要过去时,一辆转弯的汽车呼地一声擦身而过,吓了他一身冷汗。回到宿舍,他反复琢磨,终于想到在红、绿灯中间再加上一个黄色信号灯,提醒人们注意危险。他的建议立即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于是红、黄、绿三色信号灯即以一个完整的指挥信号家族,遍及全世界陆、海、空交通领域了。
中国最早的马路红绿灯,是于1928年出现在上海的英租界。
从最早的手牵皮带到20世纪50年代的电气控制,从采用计算机控制到现代化的电子定时监控,交通信号灯在科学化、自动
化上不断地更新、发展和完善。
优秀科学家事迹材料篇2
诺贝尔小时候身体非常瘦弱。十岁时,随母亲前往俄国的贝德尔堡,与父亲团聚,并开始接受家庭教师的指导。十七岁时,到美国留学,两年之后回国,进入父亲的公司从事研究工作。
诺贝尔受了父亲的影响,对研究炸药很有兴趣,后来因为制造炸药和开发油田,赚了很多钱。但是,他看见自己发明的炸药用于战争,感到十分痛心,故毕生努力呼吁世人把火药用于和平。诺贝尔用他的巨额财产成立基金,每年发奖金给世界上对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学、和平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呢!
实验室里雾腾腾,诺贝尔正在忘我地工作,他的哥哥来找他,说:“诺贝尔,我正在整理我们家族的家谱,你是名闻世界的人物,没有你的自传怎么行呢?你写份自传吧。”
“哥哥,不用吧。”
“那怎么行呢?”诺贝尔的哥哥劝说道,“弟弟,你写自传并不是为你自己,而是为我们家族呀!你写吧。我们家族的家谱里有你的自传,就会增添光彩的!”
诺贝尔还是不同意,他哥哥就反复劝说,最后,甚至是哀求了:“弟弟,你是怕耽误你的时间吗?如果那样,你就说说,我来记录、整理吧。”
“我实难从命。”诺贝尔态度谦逊,但语气坚定地说,“我不能写自传,在宇宙漩涡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而无足轻重的我们,有甚么值得写的哟!”
原来如此!他认为自己做的一切只是为人类该做的一点点事而己,为甚么要拿对人类的一点点贡献去换取荣誉呢。因此,他始终不答应。
诺贝尔的哥哥只好叹息着走了。诺贝尔又埋头做起实验来。
诺贝尔的遗嘱,是他理想的精华,心血的结晶。虽然他身拥巨富,却不愿把财产分配给亲友们。他认为:大宗财产是阻滞人类才能的祸害,凡拥有财富的人,只应给子女留下必须的教育费用,如果留下过多的钱财,那是奖励懈惰,使他们不能发展自己的才干。
因此,他不顾亲友们的反对,决定用自己的全部财产,设立诺贝尔奖金,奖励当代的世界精英。
优秀科学家事迹材料篇3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在他不满意自己的小板凳的时候,他又再次投入制作。他一共制作了三个小板凳,最后的一个比前两个要好一些。在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爱因斯坦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完全释放自己的能量,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优秀科学家事迹材料篇4
瓦特出生于英国,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瓦特聪明好学,他常抽空旁听教授们讲课,再加上他整日亲手摆弄那些仪器,学识也就积累的不浅了。
1764年,格拉斯哥大学收到一台要求修理的纽可门蒸汽机,任务交给了瓦特。瓦特将它修好后,看看他工作那么吃力,就象一个老人在喘气,颠颠颤颤地负重行走,觉得实在应该将它改进一下。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体随着蒸汽每次热了又冷,冷了又热,白白浪费了许多热量。能不能让它一直保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于是他自己出钱租了一个地窖,收集了几台报废的蒸汽机,决心要造出一台新式机器来。
从此,瓦特整日摆弄这些机器,两年后,总算弄出个新机样子。可是点火一试,那汽缸到处漏气,瓦特想尽办法,用毡子包,用油布裹,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治不了这个毛病。瓦特没有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设计了一个和汽缸分开的冷凝器,这下热效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这关键的地方一突破,瓦特顿然觉得前程光明。他又到大学里向布莱克教授请教了一些理论问题,教授又介绍他认识了发明镗床的威尔金技师,这位技师立即用镗炮筒的方法制了汽缸和活塞,解决了那个最头疼的漏气问题。
1784年,瓦特的蒸汽机已装上曲轴、飞轮,活塞可以靠从两边进来的蒸汽连续推动,再不用人力去调节活门,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诞生了。
优秀科学家事迹材料篇5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某医院刚刚来了一对年轻夫妻,男的满面愁容,女的哭哭啼啼,怀中抱着一个婴孩走近值班医生的面前。值班医生打量了一下孩子,感叹地说:“唉,又是饮食烫伤!”所谓饮食烫伤就是在给孩子喂流食时,没有掌握好食物的温度,而将孩子的口腔烫伤了。如果严重的话,还殃及喉头及食管,是一种来得容易医治困难的毛病,无怪乎这一对青年夫妻要如此着急。也无怪乎医生要发出感叹,因为得这种“病”的婴孩太多了。给婴孩喂食是千家万户的平常事时,先自己尝试食物的热,或是用舌舔舔,或是将食物瓶放在自己脸上捂一捂,但总有心急慌乱、忘掉的时候,况且大人和婴孩对热度的忍受力有很大的差异,往往大人感到温度正常的食物,婴孩组织软嫩就会觉得太烫,甚至发生烫伤事故。 值班医生检查完婴孩的伤情后,安慰说:“不太严重,及时治疗,一个星期就能复原。” 孩子母亲心事重重地说:“那一个星期不能吃东西啦!” “要当心”,医生又发出了叹息,他指着手边的温度计说:“如果汤匙有温度计就好了。” 医生只是随口而言,并没对自己的话深入考虑,可医生旁边一个小青年倒是灵机一动。
他回家以后推销起“温度匙”的产品。这种新产品实际上就是在汤匙上加上一支温度计,看一眼就可看到匙中食品的温度是否适宜。当然,这需要创作得灵巧、安全与方便,但本质上就是两个物品的组成品。这个产品投入市场后,销路极好,成本只不过30美分,而零售价却是10美元。尽管价格较贵,但由于它实用,合乎人们的需要,所以这个汤匙工厂越办越大,那个青年也由此发了大财。
优秀科学家事迹材料篇6
1903年的某天,法国化学家别奈迪克在实验室里工作时,繁忙中不小心碰着木橱,顶上的一只玻璃烧瓶“乒”地一声摔倒在地。他下意识地去抢已来不及了。忽然,别奈迪克瞧着地上的烧瓶愣住了:奇怪,照理这样十分脆弱的玻璃烧瓶从这么高的地方摔在地上,早该粉身碎骨了。可这只瓶子却依然完好,只是瓶身上布满了裂痕纹迹,没有一片碎片,更有趣的是,瓶中的药水居然一滴也没有漏出来。他小心地捡起瓶子,左看右看,仔细地看了一下瓶内药名标签,陷入沉思。他认为这里肯定有什么不同一般的名堂。当时因为手头工作很忙,来不及对此作深入的思考,便把玻璃烧瓶放入柜中,并贴上一张小纸条,上面写道:“注意,这只烧瓶于1903年11月从三米多高的地方摔至水泥地没碎,拾起来就是这个样子。”
一天,别奈迪克于工作劳累之际坐下休息,随手拿起身旁的一张地方报纸,无意间发现上面有一段不大起眼的新闻:一辆汽车发生事故,车窗的碎玻璃把司机和乘客划伤了。读完这条新闻,别奈迪克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前些日子实验室那只摔地未碎的玻璃烧瓶。他想:那只烧瓶摔地以后为什么不碎呢?它是什么原因和结构造成的呢?于是,他联想到如果在汽车的窗子上装这种不碎的玻璃岂不能减轻车祸后的伤亡呢?
别奈迪克一跃而起,赶到实验室,找出那只贴有字条的瓶子。经过仔细琢磨,他终于悟出了瓶子掉地不碎的秘密:原来,那只烧瓶曾经装过硝酸纤溶液,挥发后,瓶壁上留下了一层坚韧而透明的薄膜,牢牢地粘在瓶子上,所以,当它摔到地上时只是震出裂纹而不破碎,也就没有碎片飞散出来。这个发现一下子打开了别奈迪克的思路,他连夜调配试剂,在两层玻璃之间夹上一层透明的硝酸纤维素,使它们牢牢地粘合在一起,经过反复试验,一种不会震裂的防震安全玻璃终于问世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