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可以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应用文体,我们只有勤于思考,才可以写出一篇优秀的体会,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山西考察的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山西考察的心得体会篇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抵达山西大同。在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正处于种苗繁育阶段的黄花一片翠色。黄花耐瘠耐旱,适宜当地种植条件,近年来已成为贫困户脱贫的“当家花旦”。借助云州模式,大同全市15000多户贫困户因此脱贫致富,“大同黄花”也成功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决战脱贫攻坚需有特色为先的“当家花旦”。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独到之处,如何取长补短、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是实现增收、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如果一味地照抄经验,生搬硬套,只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何谓特色?无非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除了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当地的历史文化、特有的科学技术、完备的产销衔接也是一种特色。特色产业要挂上“特”字招牌,包装好自己;做出产业文化,宣传好自己;扩大市场空间,推销好自己。培育一个特色产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一环一环下足“绣花功夫”,让贫困户走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致富之路。
决战脱贫攻坚需有政府发力的“当家花旦”。发展特色产业脱贫,需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但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云州区为了把小黄花做成大产业,制定落实了一系列“硬核”政策:“每栽种一亩黄花补贴500元,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黄花种植园全部配套水、电、路,全区中小学操场、有硬化场地的单位为黄花晾晒腾地让路。”有此良策,何愁无效?各地政府应当加大扶持力度,贫困户缺资金,便启动小额贷款等联动性支持;贫困户没技术,便组织农业知识宣讲等实用性培训;贫困户怕风险,便加强保险政策性支持。总之,要持续坚持“输血转造血”这个理念,紧紧抓住“要见实效、见真实效”这个关键,深入对接“一户一策,精准落实”这个计划,让特色产业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蓬勃发展。
决战脱贫攻坚需有市场推动的“当家花旦”。“脱贫致富,关键靠产业带动”,已成为各地政府精准扶贫实践的普遍共识。但在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过程中,市场风险始终是难以化解的不确定因素。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样不能忽视市场的重要影响,既要依靠政府“有形之手”,也要借助市场“无形之手”。如今的农产品市场环境,“买难”与“卖难”并存。该种什么、该种多大规模,不妨让市场来“说说话”。单靠政府揠苗助长、贪大求快,往往好景不长、成效寥寥。各地政府要瞄准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在挖掘市场潜力上下功夫,在对接市场资源上使狠劲,努力将特色资源转化为持续收益,真正实现产业精准脱贫。
山西考察的心得体会篇2
5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山西的大同云冈石窟,调研文化传承和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情怀和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凸显了国家对中华文化发展的长远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只有保护和传承好中华文化的每一个“构件”,才能守护好华夏之光,保护好文化之魂,更好地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传承文化的历史之“脉”,要讲好鲜活生动的好故事。传承文化的历史之“脉”是源与流的关系,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做好传承人就要会讲好故事,不但要有“主动说”的姿态,更要有“贴近说”的智慧。“之乎者也”诚然是圣人之言,闪耀着古人的智慧,但对于群众而言,难免晦涩难懂、苦于理解,文化历史这本“书”不可避免地被“束之高阁”。对此,不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声音”让文物开口说话,让传统文化的“原生态”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更加鲜活精彩,在群众的口口相传中,让文化故事走进街头街尾、寻常巷陌,“飞入寻常百姓家”。
守护文化的精神之“矿”,要谱写融合推动的新篇章。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座座艺术宝库,更是一座座精神富矿,如何守护好这些富矿,要做好融合推动的新篇章。一方面,要创新用好精神的物质载体,用好“两微一端”,通过多媒介、新媒体传播文化精神的正能量,让文化精神在形与神的融合统一中得以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要对文化精神体系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融入时代赋予的新内涵、新思维,融入人民的创造精神,让文化精神更具时代特征和人文价值,在与时俱进中更加丰富,拥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打开文化的发展之“路”,要涵养积水成渊的大胸怀。文化的发展之“路”,不能走入过度消费的误区,不能一味地迎合经济利益,将其不断地兑换成经济价值,而不着眼于文化更长远的发展。长此以往,过度的商业化势必消解文化本身的价值,令文化发展涸泽式微,形成恶性循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打开文化的发展之路,需要微视野,还需要大胸怀,要把“文化筐”里的坏果细致挑出,以免腐坏物质产生渗透影响;还要积极广泛地同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学习借鉴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增强文化的软实力,促进文化的大繁荣。
大同云冈石窟从过去的荒凉山区到如今的美丽景区,这背后离不开云冈人十几年来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鉴往知来,守护华夏之光,保护文化之魂,我们当尽己所能地传承文化的历史之“脉”,守护文化的精神之“矿”,打开文化的发展之“路”,让文化的“远方”更精彩。
山西考察的心得体会篇3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把群众受益摆在突出位置,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要当好乡村产业项目的组织者、推动者,又要当好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有时代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产业发展,久久为功、利在长远,蹚出绿色发展之路,形成绿色生活环境,改善乡村面貌,助力脱贫攻坚。
区域党委联动,根植红色基因,提高战斗力。“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区域内各级党组织,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党员干部们要多走在田间地头、多去产业园区,闲谈交流、疏导心理,发现困难、寻找原因,宣传政策、制定计划,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在党组织引领下,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让贫困户树立致富信心,通过努力获得的成绩,调动创业积极性,推动大家互帮互助,营造全员行动氛围,从“要我富”变成“我要富”,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项目,铺就致富路。“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以“党建+”模式为载体,由镇党委牵头、村党支部发力、“两新”组织参与,寻找特色农产品、建立优质产业链,搭建农产品供销平台,助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山西大同的有机黄花标准化基地、陕西秦岭山区金米村的“小木耳大产业”、陕西老县镇蒋家坪村的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河南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这些曾被习近平总书记肯定过的扶贫协作项目,基本上都是“党支部+龙头企业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有党和政府支持、企业或社会组织指导,特色农产品质量稳定,销路和价格也有保障,使贫困户的收入越来越多,实现贫困村“销号”。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形成长效机制。“霞光万道山映红,碧水青山是宝藏。”自然资源不可替代、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再生,过度开发利用自然必然会走上弯路,甚至伤及人类自身。因此,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比如,发展农产品特色产业,也要注意保护土地,合理使用土壤肥料、进行农田灌溉;发展乡村旅游业,要注意保护传统文化、莫要过度商业化,真正实现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只有坚持红色党建引领,持续高质量绿色发展,才能带领人民群众走向美好生活的明天。
山西考察的心得体会篇4
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出京考察,来到了山西之行的第一站大同,大同市云州区用小小一株“忘忧草”,干出了万户脱贫的大天地。上个月,总书记在陕西柞水考察时,就为“小木耳,大产业”点赞,云州区也利用“黄花饼”“黄花酱”“冻干黄花”等,把一朵朵小黄花做成了大产业,利用云州区的模式,大同全市15000多名贫困户因此脱贫致富,这样的成绩真是让人不禁竖起“大拇指”为这些扶贫工作点赞。
三年前考察山西时,总书记就说,要统筹解决好人往哪里搬、钱从哪里筹、地在哪里划、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态如何护、新村如何管等具体问题。这一个个问题,是老百姓的小账,也是国家的大账,向广大党员干部强调“脱贫攻坚要强化落地,吹糠见米”。党员干部在推动脱贫攻坚步伐,时至今年决胜之际,更要学习“小黄花”“小木耳”的思路,落实扶贫工作的“小问题”,闯出带民致富的“大天地”。
党员干部要把眼睛看向“小处”,“小处”往往蕴藏“玄机”。“古之达人,推而通之,大而天地山河,细而秋毫微尘,此心无所不在,无所不见。是以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一为千万,千万为一,皆心法尔。”扶贫工作也可谓“错综复杂”,我们常常期盼自己能“一呼令可聚诸侯,一出手可翻转乾坤”,可事实往往是困难如“山海”,从“大”处去抓,反而如“手捧沙,篓打水”。党员干部要定下心来,把眼睛盯向“症结点”,是“交通阻塞致贫”就主攻道路建设,是“销路不通致贫”就要精准“撒网捕鱼”找到目标客户,是“群众消极乏工”就要做出激励机制提升主观能动性……发现小的智慧,“恒河沙数,一尘观之”。
党员干部要把心放在“小处”,“小处”往往反映事实真相。中国哲学理论中,有一种重要思想,便是“以小见大,咫尺千里。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心在“小处”,便能洞察群众的切身感受和真实需求,党员干部不做虚有其表的“假把戏”,而能落地为群众做到“雪中送炭”“天寒加衣”。“张伯家中的鱼塘鱼苗病死率极高”“李叔种出的水果有些农残物超标达不到验收标准”“王姨家还有两个小娃就业问题还没解决”……所谓“心往一处想,劲儿一处使”,党员干部心系群众,更要把这些“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来做,解决困扰农民群众最为突出的问题,实现“党民同心”,才能共同努力致富。
党员干部要把手搭到“小处”,“小处”使劲才能带来“大机遇”。“天下之事,必作于细。”那些我们忽略的“小物件”,却常常有着“大机遇”。谁也不曾想过“小木耳”“小黄花”会带领上万户农民脱贫,但看到“小物件”价值的那些人,把手放到了这上面,“精耕细作”却带来了别样天地。湖北重启之时,出现了不少党员干部直播卖货,卖的也不是传统意义中的“大家伙”,而是货真价实的荆楚风物“小锅巴”“小龙虾”“小土豆”“小皮蛋”等,却创造出了日销“1w+”的好成绩。党员干部要把手放到这些小地方、小物件上来,扎扎实实地办好事办实事。人生也应有这种“小的态度和智慧”,从这“小”里,做出大滋味。
山西考察的心得体会篇5
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3年后再次来到山西考察,喜讯传来,全省人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继续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谱写山西新篇章,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乘势而上,擂响脱贫攻坚“决胜鼓”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当前,2020年还剩下不足8个月时间,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从秦巴山区到太行深处,总书记不断按下脱贫攻坚的“快进键”,用无声的行动激励各级干部:战鼓催征,时不我待。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盯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真抓实干、接续奋斗,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厚植情怀,唱响文化自信“好声音”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习近平在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从敦煌莫高窟,到大同云冈石窟,总书记用实地踏访启迪国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前正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黄金年代,我们要不仅要深入挖掘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唱响文化自信“好声音”。
勠力同心,吹响转型发展“集结号”
“长期以来,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山西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总书记殷切嘱托,字字句句饱含深情、充满力量,各级党员干部要在谋篇布局确定转型思路上主动作为,发扬“愈是艰险愈向前”的时代精神,肩负起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加强顶层设计,精心谋划产业,找准转型路径。坚持结果导向,打通各类堵点和痛点,带头营造人人关心项目、服务项目、支持项目的浓厚氛围,为转型发展交出人民满意的成绩单。
久久为功,奏响生态保护“进行曲”
从甘肃祁连山下的山丹马场到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长江沿岸到黄河国家地质公园、汾河岸边……祖国的山山水水,都装在总书记心中,生态保护是总书记核心关切之一。总书记用情真意切的话语告诉大家,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山西考察的心得体会篇6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各地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
“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的环保“四治”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山西考察中首次提出的。环保“四治”既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延续,同时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具体诠释。环保“四治”不仅是对太原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对现代化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综合要求。当前,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把握整体性,提高联动性,突出责任性。
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把握整体性。治气,就是要打好蓝天保卫战,让蓝天白云成为城市的“标配”;治水,就是要打好碧水保卫战,构建起“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城市河道水系;治山,就是要打好青山保卫战,形成“山城相依、绿色绕城”的生态屏障;治城,就是要打好城市环保综合整治攻坚战,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环保“四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方面滞后,都会影响到城市生态环保综合效果,必须一体推进,实现城市生态功能的整体提升。
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提高联动性。一体推进环保“四治”是系统工程,协调联动正是精细化治理的一个重要维度。“四治”涉及的内容多,协调联动要落点于城市规划合理安排之上,统一规划、同步推进,避免重复建设。相邻城市、流域内城市要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立足于全局视角,突破“楚河汉界”,在措施上加强对接、节奏上步调一致、标准上统一执行、进展上实时衔接,保证“四治”事半功倍。“四治”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事业,政府、社会、市民要同心同向行动,寻求民意支持,形成社会合力。
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突出责任性。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近年来,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稳中向好,但也不可否认,还是有个别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只顾当前,不计长远,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出了问题,攻坚任务没有完成,触碰了生态环境高压线,首先要问责党政主要领导。一体推进环保“四治”要增强责任性,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扎实推进“四治”摆在生态环境保护突出位置。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各地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提高环保“四治”能力,用务实扎实真实的工作成效换回和留住青山绿水蓝天,建设美丽城市,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在生态环保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