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巴巴 >工作计划

生命的教案优秀5篇

编写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教学活动和任务,使学习更加有目标和有成效,教案帮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教材和教学要求,提高对知识体系的把握和理解,文笔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生命的教案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生命的教案优秀5篇

生命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点: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

三、教学难点: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

四、班会准备:

1、确定主持人,诗歌朗诵排练。

2、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安全方面的资料。

3、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书写“珍惜生命安全第一”八个美术字。

4、制作精美的课件。

五、班会过程:

(一)导语引入

(甲):同学们,“安全”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安全话题也是我们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因为安全是我们生命的保证,和我们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各方面都还不成熟的学生来讲,如何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显得更为艰巨。

(乙):今天,就让我们在“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主题班会中一起来学习和探讨安全这个话题,一起来重视安全,珍爱生命。

(二)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

主持人甲:在纷纭复杂的生活环境中,中学生常常因为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而成为意外事故的受害者。我们要面对现实,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下面请说说自己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遵守交通规则,力争做到:(各组代表发言)

①放学路上守路队纪律,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每一路队推选一名文明劝导员。

②没满12岁,不在路上骑自行车。

③不乘坐农用机动车辆、无证无照及超载车辆。

④乘车时不把头和手伸出车窗外。

⑤不乱扔石头。

⑥不要在教室走廊、楼道口相互拥挤、推撞。

(三)诗歌朗诵《安全》

(四)看录像,看后进行“安全问题我解决”环节。

主持人甲: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困难都需要我们积极动脑才能解决,下面就考考大家,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1。请你说说怎样从地震中逃生?

2。请说说你对“病从口入可预防”这句话的理解?

3。当你的小伙伴遇到坏人的袭击时,你该怎么做?

4。集体出外活动时,该注意哪些问题?

5。夏天游泳该注意哪些问题?

6。你能说说在学校中哪些危险游戏绝对不可做?

7。要是两个同学突然相撞,一个同学被撞得鼻孔流血,该怎么办?

(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五)课件出示,全班朗诵。

同学们,听我谈,安全事故要防范。

在家里,电器多,电视电锅莫乱摸。

生冷食,莫乱吃,食物中毒很难治。

上学校,走路边,切莫逗留路中穿。

过马路,左右看,无车快过莫乱窜。

做清洁,抹窗户,不要站立在高处。

做游戏,要当心,盘脚斗鸡易伤身。

在山坡,在学校,高岩险处莫乱跳。

莫爬树,莫攀岩,一不小心跌下来。

人多处,不去挤,提防跌倒踩伤你。

莫玩火,莫玩水,水火吃人张大嘴。

对别人,莫扔石,万一击伤真难治。

河水边,莫留恋,无人保护不安全。

学游泳,有纪律,单人切莫下水去。

爆炸物,不安全,切记时刻有危险。

破墙壁,莫靠近,何时倒塌说不定。

安全例,不胜举,消除隐患我和你。

同学们,要牢记,注意安全是第一。

(六)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儿举行了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安全教育课。同学们都能够虚心吸取教训。俗话说得好:“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七)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生命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学习防溺水的基本安全常识,懂得珍爱生命,且培养有关防范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二、新授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脚抽筋。盲目游入深水陷入漩涡。

3、溺水的急救----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指出优点和缺点。

4、溺水急救方法:

(1)迅速脱水上岸。

(2)倾出呼吸道积水。

方法一,是抢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儿童俯卧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儿童背部,使呼吸道内积水倾出。方

法二,是让溺水儿童俯卧于抢救者肩部,使其头足下垂,当抢救者来置跑动时就可倾出其呼吸道内积水。倾水的同时还必须用手清除溺水儿童的咽部、鼻腔里的泥沙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倾水的时间不宜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3)对呼吸、心跳微弱或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口对口(鼻)式的人工呼吸,并施行胸外心脏按摩。

(4)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可让其服下热茶水或其它汤汁后静卧。仍未脱离危险的溺水者,应尽快送往医疗单位继续进行复苏处理及预防性治疗。

三、课堂

1、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生命的教案篇3

一、教材解读

?宇宙生命之谜》通过旁批呈现了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阅读这篇文章的思维过程,课后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如何根据阅读的目的开展阅读,在阅读中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还提出两个新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开展新的阅读活动,进一步体会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

在精读这篇课文时,要讲究文本与批注的对照,在比较中,指导学生习得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理解文本后,完成课后习题,课后习题部分属于课内迁移运用环节,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经验,要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认真完成。

二、教学目标

1.会写“谜、尚”等14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

2.学习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读法,导入新课

1.回顾第9课《竹节人》中了解到的新的阅读策略。

2.师小结: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选择的阅读方法也不同(板书)。

3.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学习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板书)。

(二)阅读导语,明确任务

(ppt出示导语)快速阅读课前导语,从中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阅读目的。

1.生读导语。

2.交流本课的主要内容、阅读目的以及快速找到答案的方法(提取导语中的关键信息)。

这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我们的阅读目的是弄清“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三)带着任务,自主阅读

1.(ppt阅读任务)带着阅读任务去自主阅读,看看能否达到阅读目的。阅读时注意以下问题(ppt出示):

(1)在明确阅读任务后,你详细阅读了哪些内容?跳过了哪些内容?

(2)详细读的部分,为了达到阅读目的,你采用了什么阅读方法?

(3)在阅读中,如果读到了可能不准确的信息,你打算怎么处理?

2.汇报交流

预设:第1自然段与阅读目的没有关系,可跳过去。后面的部分需要细读。有些不影响理解内容的专业术语也可跳过去。发现了不太确定的信息,把它圈画出来,课后再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确认。

(四)借助旁批,梳理读法

1.阅读文中的旁批,看看这些批注对应的是哪些自然段,提到了哪些阅读方法?并将自己刚才的阅读方法和批注中的方法进行对比。

2.交流、梳理

(1)(ppt出示批注1)

第一处批注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这里运用的是浏览课文的方法。(板书:浏览课文)浏览课文可以帮我们迅速找到与阅读目的相关的内容,过滤掉不相关的内容,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

(2)(ppt出示批注2)

①第二处批注在第2自然段的旁边,这里运用的是寻找中心句的方法。(板书:寻找中心句)中心句可以帮我们快速抓住这个自然段的意思,好让我们决定接下来是否需要细读这个部分。

②用寻找中心句的方法阅读第2~9自然段,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可以尝试根据关键词或关键信息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第2自然段: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第3自然段: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

第4自然段:水星等六大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第5自然段: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第6自然段:探测器对火星的观测推翻了人们的猜测。

第7自然段: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第8自然段: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第9自然段:陨石上的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师小结:这些段落的意思我们了解了,后面再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时就能快速决定哪些段落可以跳过去,哪些段落该细读了。

(3)(ppt出示批注3)

①第三处批注在第3自然段的旁边,这里运用的是圈画关键词的方法。(板书:圈画关键词)

②圈画第3自然段3的关键词。(温度、水分、大气、光和热)

师小结:这几个关键词就理清了生命存在的条件。所以说,圈画关键词可以帮我们很快把握住整段话的意思,对于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的帮助。

(4)(ppt出示批注4)

①第四处批注在第4自然段的旁边,这里运用的是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板书:提取关键信息)

②第4自然段中,可以提取出哪些关键信息?(水星、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温度太低,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5)(ppt出示批注5)

第五处批注在第5自然段的旁边,运用的是比对筛选的方法。(板书:比对筛选)因为不是每一条信息都是正确的、有用的,我们要善于通过比对筛选,去伪存真,避免走弯路。

(6)(ppt出示批注6)

第六处批注在第8自然段的旁边,这条批注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课文中提到的最新证据也只是1975年的,距今已有40多年了,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搜集、查找资料,以获得更全面、更新鲜的信息,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目的(板书:查找资料)。

3.小结:这几处批注给我们提供了这几种阅读的方法,当然,阅读方法不仅仅只有这些,凡是能帮助我们达到阅读目的的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

(五)尝试运用,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这些阅读方法,去解决课后两个阅读任务,完成学习单(ppt出示任务、学习单):

学习单

请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需要关注的内容,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阅读方法得出结论

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2.完成后,和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阅读方法得出结论

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

第3~9自然段①判断哪些天体有生命存在时(圈画关键词);

②分析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是否有生命存在时(提取关键信息);

③研究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时(提取关键信息);

④进一步考察其他星球是否可能有生命存在时(查找资料)。科学家是根据天体上存在生命的四个必备条件来判断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的。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第5~8自然段文中提到的探测和研究都是之前的成果,所以除了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外,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还在进一步的探索中。

(六)拓展延伸,巩固读法

1.总结:刚才大家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因为阅读的目的不同,我们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能提高阅读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拓展:请结合本单元的阅读要求,课后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和《少儿科普百科全书》,在阅读中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吧!

(七)识字写字,凸显策略

1.观察字形,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

2.重点指导:“谜、倾、御”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的部件本身就是一个合体字,要注意留出足够的位置。

七、板书设计

10宇宙生命之谜

浏览课文

找中心句

圈画关键词

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提取关键信息

比对筛选

查找资料

生命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培养学生当众发表意见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

2.揣摩词语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内涵。

2.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在别人看来,她是个很不幸的人,她不能像常人那样生活走动,她的很多时光是坐在轮椅上度过的,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却声称“活得十分富有”,为什么呢?因为她拥有一个丰繁博大的精神天地,而构成这个天地的,是她对自然、对生命的感悟。她并未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放弃生命,相反的,她有对生命更强烈的呼唤。她曾经在一篇文中写道“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她就是杏林子。她的文章《生命,生命》就表现了她对生命的态度。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课文朗读,学生初步感知全文。

2.学生一起朗读课文。

3.指读文下注释。

三、读、赏析:

1.导读:下面我们就对文章的一些精彩内容进行研读,对文章所表刻内涵加以深入地理解。

2.自读、讨论:

1)本文共写了几个事例?作者从中分别感悟出什么?

2)作者对生命有着怎样的理解?

3)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4)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3.归纳总结:

1)三个事例。

事例一 飞蛾求生 那翅膀在我手中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事例二 瓜子抗争 那一股足以惊天憾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

事例三 聆听心跳 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随文评点“对自己负责”的含义。)

2)三点。

思考一: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思考二: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思考三: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3)略。

4)略(可讨论自己所熟知的名人名言)。

四、总结全文:

一节课结束了,但我们的生命依然漫长,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冰心老人的一句话,她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五、拓展训练:

1.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2.自找有关研读生命的文章,更深层次上理解生命的意义。并写出体会文章。

生命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溺水事件及其发生的原因。

2、使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学会自救及抢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暑期即将来临,学生意外溺水事故将进入高发期。

近年全国学生溺水事件

师:听了这个报道,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人,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

二、探讨溺水的原因

师:什么是溺水?

生:讨论

小结: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指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内,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多发生在夏季,游泳场所、海边、江河、湖泊、池塘等处。溺水者面色青紫肿胀,眼球结膜充血,口鼻内充满泡沫、泥沙等杂物。部分溺水者可因大量喝水入胃、出现上腹部膨胀。溺水可造成溺水者四肢发凉,意识丧失,重者因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衔接:溺水已成为我们中小学生的“头号杀手”,随着天气逐渐变热,溺水的危险将增加。

师:溺水原因主要有哪几种?

生:讨论,

小结:

1、在水边玩耍,下水摸鱼,捡落入水中的物品;

2、在水中逞能打闹或游泳时抽筋;

3、雨天掉入深水坑;

4、过桥走汀步不慎落水;

5、被洪水冲走。

衔接: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人喜欢游泳,因为缺少游泳常识而溺水死亡者时有发生。

师: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

生:我们外出游泳玩水做到“六个严禁”:严禁私自下水游泳,严禁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严禁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严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严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严禁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三、学习自救及抢救的方法(播放动画片)

1、如何保证游泳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首先应打110报警,然后积极自救: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2、对于溺水者,除了积极自救外,还要积极进行陆上抢救: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物,首先应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

(2)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护者可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将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着溺者的头,将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在背部,使水排出;

(3)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处理外,要进行人工呼吸。可使溺者仰卧,救护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着他的下颚,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对着溺者的嘴将气吹入。吹完一口气后,离开溺者的嘴,同时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一下溺者的胸部,帮助他呼气。如此有规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做14—20次,开始时可稍慢,以后可适当加快。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春的优秀教案参考5篇

关于馕的教案优秀5篇

中班美术船的教案优秀5篇

幼儿园有关线的教案优秀5篇

1到5的认识数学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小班关于布的教案优秀5篇

一年级上册分与合的教案优秀5篇

珍爱生命的活动总结7篇

生命的感悟作文6篇

生命的感悟作文通用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930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