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是每个老师都应该要掌握的技能, ,无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案是没有意义的,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10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10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73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初步感悟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3、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减法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4、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口算题卡。学生准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数。
2、师:小朋友,请你算一算。(课件出示)抽生口答
3+2=5-2=10+7=10+9=
师:同学们真棒!下面再来看一道题。(课件出示:13)
师:在13这个数里面,3在什么位上?
生:3在个位上。
师: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
生:表示3个??
师: 那1在什么位上?
生:1在十位上位。
师: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
生:表示1个十。
3、师:今天我们就用以前学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师:小红到商店里去买铅笔,她先买了13枝铅笔,又买了2只铅笔。小红一共有多少枝铅笔?(课件演示买铅笔图)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3+2= (板书:13+2= )
1、摆小棒
师:那13+2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请同学们先拿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摆2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呢? (15根)
师:(课件演示摆小棒)我先摆1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老师想知道是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还是加在一捆里?
生:加在3根小棒里。
师:为什么要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
师引生:3根小棒表示——3个一,2根小棒表示——2个一。合起来就是——5个一。 再加上一捆小棒,一共就是15。
2、计数器
师:除了摆小棒,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算13+2。谁会拨算珠?(抽生上台)
先拨13, 再加2。 这2颗算珠是加在个位上还是十位上?
生:个位 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
生:2表示2个一。(生拨珠) 13+2=15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刚才小朋友拨算珠的过程。(课件演示拨算珠)先拨13, 还要加2颗算珠。这2颗算珠该加在哪位上呢?
生:个位 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
生:2表示2个一。
师:就是个位对齐个位加。 现在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合起来就是——15。不管是摆小棒还是拨算珠,都要个位对齐个位加。(板书)
3、口算
师:如果不用小棒和计数器,你还有什么方法算 13+2=?呢?
生:我们是从13起接着数2个数:14,15。 (板书:接着数)
生:3+2=5,10+5=15
4、练习(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抽生口答说算法
14+2=13+4=13+6=12+6=
5、介绍加法各部分名称
师:在加法算式里,每一部分都有他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吗? (板书:加数、加数、和)
(二)教学例2
师:小红买了15枝铅笔,送了2枝给明明。小红还剩多少枝铅笔?(课件演示送铅笔图)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5-2= (板书:15-2= )
师:那15-2=等于多少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1、摆小棒
哪些小朋友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算的?
师:(课件演示摆小棒)我先摆15根小棒,再拿走2根小棒,你是从5根小棒里拿出的2根,还是一捆里拿出2根小棒?
生:从5根小棒里。
师:为什么要从5根小棒里拿出的2根呢?
师引生:5根小棒表示——5个一,拿出2个一。等于3个一 现在还剩下多少根小棒? (13根)
2、计数器
师:谁会用计数器算15-2= ?(抽生上台边拨边说) 先拨15, 再减去2。 是从哪位上减去2颗算珠?
生:个位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刚才小朋友拨算珠的过程。(课件演示拨算珠)先拨15,再减去2 。从哪位上减去2颗算珠?
生:个位为什么要从个位上减去2?
生:2表示2个一。 等于13。
师:说明我们做减法的时候也要注意个位对齐个位减。和刚才个位对齐个位加和起来,我们可以这样说个位对齐个位加、减(板书)
3、口算
师:做减法的时候也要注意个位对齐个位减。
生:5-2=3,10+3=13
生:13+2=15,15-2=13 (板书:想加法,做减法)
生:我们是从15起倒着数2个数:14,13。(板书:倒着数)
4、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抽生口答说算法
18-4= 17-5=
5、介绍减法各部分名称
师:在减法算式里,每一部分也有他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吗? (板书:被减数、减数、差)
三、课堂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师: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个位对齐个位加、减)
1、看图填数。(课件出示:教材74页练习九第1题)
2、计算。(小黑板出示:教材74页练习九第2题)
12+5=8+11=16+2=17-4=7+10=13+6=16-5=20-10=
3、看图填算式。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看一看,今天这节数学课你学习了什么?
五、板书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个位对齐个位加(减)
13+2=15 15-2=13
10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篇2
复习目的
1.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1.水果式题、应用题的相关课件。
2.20以内退位减法的减法表挂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算法
课件演示水果式题;
提问: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生畅所欲言后,师肯定他们答案,小结出方法:
1、想加算减:想9加2等于11,11减9等于2,8加5等于13,13减5等于8.
2.用差1得9,差2得8的方法: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l得9.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2得8.
3.10—2=8 8+1=9 即:11—2=9
lo-5=5 5+3=8 即:15—3=8
师让他们选择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题的其它题目。
二、复习减法表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挂图.板书: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师随意指一道式题,让生熟练回答。(可采用开火车、举红旗、爬山比赛、信鸽投信等多样形式活跃气氛)
三、复习加、减法应用题
让生观察图形,尝试自己编题.根据生编题情况,师再出示课本第95页第6题:
1.蝴蝶和蜻蜒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蜒有多少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用减法算?(因为要求蜻蜒有多少只.必须从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数,所以用减法.)
(3)列式解答。
2.有蝴蝶8只,蜻蜒16只,蜻蜒比蝴蝶多几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用减法算?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蝴蝶比蜻蜒少几只?)
为什么也用减法计算?
3.你还能提怎样的问题呢?
根据学生编的加法应用题,分析列式解答,并强调为什么用加法来解答。
四、课堂练习
1、口算题.
退位减法表里随机抽指.
2.口算
12-8 14-6 12-3 16-9 13-6
11-9 12-4 13-9 14-8 14-5
14-7 11-8 15-6 1l-7 12-7
16-8 13-5 1l-3 18-9 13-8
3.比大小.
15—7○12—4 16—9○13—8
课后记:
10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篇3
详细介绍:
教案示例??
课题: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找伙伴”游戏(具体过程探究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师:数字娃娃们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便来到了果园摘苹果,一共摘了9个红苹果,2个青苹果.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吗?
随后教师先后出示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因为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所以用加法)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9+2=11.
师: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如果数字娃娃们吃掉了9个,还剩几个?
随后出示11个苹果图,教师一边把11个苹果画上集合圈,把9个红苹果画上虚线圈.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因为要从11个苹果中去掉9个,所以用减法)师: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1-9=
师:11-9的计算我们没有学过,怎样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把你怎样想的说一说.
可能有以下讨论结果:
(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
(2)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
(即:11-9=10-9+1)
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许多方法.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的这些方法都是对的.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第(2)种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观察左图和加法算式,右图和减法算式,想一想:苹果的总数都是11个,其中一部分是9个红苹果,另一部分是2个青苹果.为什么一个用加法,另一个用减法解答呢?(左图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所以用加法.右图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所以用减法)
根据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又学过9+2=11,那么在计算11减9时可以怎样想呢?(想:9加几得11,9加2得11,11减9得2)同时教师板书得数“2”.
指名复述想的过程.
读算式:9+2=11,11—9=2.
2.教学例2.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2朵花,去掉9朵,还剩几朵)怎样列式?
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3得12,12减9得3)同时板书得数“3”.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4个圆,去掉9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14-9=
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5得14,14减9得5)同时板书得数“5”.
读算式:12-9=3,14-9=5.
3.教学例3.
让学生在桌上摆一摆(先摆13个五角星,用手势表示去掉9个,还剩几个?),说一说(说出算式,并说出想的过程),算一算(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3-9=4)
同样方法学习:16-9=7.
4.教学例4.
让学生看教科书,先独立在□里填数,教师行间指导,然后订正,并指定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同时板书算式:15-9=617-9=818-9=9
5..
教师指着减法算式,提问: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是什么?(十几减9)
教师板书:十几减9.
师:这些减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被减数都是十几的数,减数都是9)
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在做十几减9的减法题时,可以想9加几得被减数,这题就得几)这种方法就是想加算减,今后学习中还要用到.
三、巩固反馈.
1.
2.把下面各题写成一组一组的卡片,让学生看卡片说得数.
9+()=139+()=16
13-9=()16-9=()
9+()=159+()=129+()=17
15-9=()12-9=()17-9=()
3.进行“帮小白兔回家”的游戏(游戏过程探究活动)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课题: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片、学生每人准备12朵小红花(学具卡片)、14个圆形.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看卡片口算:
9+29+59+39+4
9+99+89+69+7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的数.
9+()=119+()=17
9+()=149+()=15
9+()=169+()=13
9+()=189+()=12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演示课件“十几减9”
(1)出示例1左图.
①指名说出图意.
②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9+2=11.
(2)出示例1右图.(先出示11个苹果的集合图,然后用虚线圈起9个)
①指名说出图意.
②要求还剩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11-9.
(3)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幅图和算式.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1减9该怎么想?
学生讨论后汇报,可能有几种情况:
①9加2得11,11减9得2.
②11可以分成9和2,11减9得2.
③10减9得1,1加1得2.
④11减1得10,10再减8得2.
(4)引导学生比较哪一种想法计算比较快?
计算11减9,想9加几得11,9加2得11,所以11减9得2.教师板书.
(5)指名复述想的过程,再请每个学生自己说一说.
(6)读算式.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9”
(1)教学例2左图.
①引导学生摆出左图,先摆12朵红花,去掉9朵,还剩几朵红花?怎样列式?板书:12-9.
②12减9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先同桌议论,再指名回答.
(计算12减9,想9加几得12,9加3得12,所以12减9得3.)
③读算式.
(2)教学例2右图.
①出示例2右图,让学生动手去摆,摆后指名说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14-9.
②14减9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先同桌议论,再指名回答并填数.
3.教学例3.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9”
(1)分别出示例3两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意,讨论如何列式,然后独立列式填数.
(2)汇报交流得多少,是怎么想的?
4.反馈练习:
5.教学例4.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9”
让学生独立填写例4的3道题,然后订正,指名说出想的过程.
教师巡视,如个别学生计算有困难,可让他们用学具摆一摆.
6.学生.
三、巩固发展.
1.17-9=()12-9=()15-9=()
想:9加()得17想:9加()得12想:9加()得15
2.9+()=129+()=119+()=14
12-9=()11-9=()14-9=()
3.5+9=()7+9=()4+9=()
14-9=()16-9=()13-9=()
4.游戏.
先摆出11~18等数字卡片,表示几位小朋友分别拥有的图书本数,一同学手拿一张“-9”的卡片,任意在某个数下面停一下,表示借9本书,同桌列式口答,如:当“-9”的卡片停在卡片“15”下面时,同桌应马上答“15减9得6”.
四、全课.
请同学们向教师汇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知识?
五、布置作业.
11-9=14-9=17-9=
12-9=15-9=18-9=
13-9=16-9=19-9=
六、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教案点评:
教案首先通过复习不仅为学习十几减9在知识上做好准备,而且在计算思路上做好了铺垫.
教学例1时以“扶”为主,通过直观图和加减法算式的对比,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用加算减的计算思路.
教学例2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依靠直观让学生思考问题,得出结论,真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由例3的借助实物图想出得数到例4的脱离实物图看算式来思考计算过程,注意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探究活动
找伙伴
游戏目的
复习9加几的知识.
游戏过程
1.选择8位学生起立,扮演数字娃娃.
2.教师分配角色(教师扮演“9”,8位学生分别扮演“11、14、12、16、17、13、15、18”).
3.教师分别走到8位学生面前,说:“我和谁相加才能得到你?”相应的学生回答后,根据答案的对错,全体学生给予掌声鼓励(答对了)或正确答案(答错了),并一起说出算式.
帮小白兔回家
游戏目的
巩固十几减9的计算
游戏准备
1.用纸板或其他材料制作8座小房子,在窗口处分别写上算式:“11-9”、“12-9”…“18-9”.
2.制作8只小白兔,小白兔身上分别写上:2,3,4,…,9(如下图)
游戏过程
1.将房子和小白兔分别悬挂在黑板两侧(顺序打乱).每个学生手中都拿着一套数字卡片(2~9).
2.教师任指一座小房子(上面的算式)问:这是谁(哪个小白兔)的房子?学生想好答案后,举起手中相应的卡片.然后教师将写有相应得数的小白兔和小房子配在一起,直到全部搭配好为止.
10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篇4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习得的基本技能之一。我把这一部分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中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这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到第一节课,集中教学计算方法,再安排练习课进行巩固复习。我比较了苏教版和北师大教材,发现用14-9作为例题最为合适,先从实际问题引入14-9,再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探索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寒假里,婷婷、明明和小兰三个好朋友参加了社区的游艺活动,拍了不少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中的套圈游戏)
在这幅照片上,你们收集到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究。
1、要知道“有几个圈没套中”,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14-9
2、14减9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借助你手边的学具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讨论)
3、学生汇报,随机板书:
预设:
a、一个一个的减;
b、做减想加,9+(5)=14,14-9=5
c、14-4=10,10-5=5
提问:为什么要用14先减4?减去4后还要减几,你怎么知道的?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d、10-9=1,4+1=5
提问:10是哪来的?为什么要用10-9?
e、14-10=4,4+1=5
提问:为什么要用14-10,10从哪来的?减了10后为什么要加1?
4、质疑:
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对这些方法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5、练一练:
用你喜欢的办法计算13-8,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课间休息)
三、巩固提高。
1、口算(开火车)。(课件四)
13-6=14-8=15-7=
18-9=11-8=12-7=
2、小鸟找家。(课件五)
(1)观察图画,注意房子上面的数字。
(2)你想帮哪只小鸟找家?
(3)还有一只小鸟没有家,谁来想办法帮助它?
(4)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鸟,那么我们大家就来给这只小鸟添一个家,好吗?
(学生齐答:15-9=6,课间添一个房子,小鸟回到了家)
(5)这些小鸟的卡片上的算式有什么特点?(都是十几减9),你发现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特点呢?
(有条理的板书:11-9=2,12-9=3,13-9=4,14-9=5,15-9=6,16-9=7,17-9=8,18-9=9,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看图列式。(课件六)
详见教材p16。
10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为此,计算和应用要结合编排。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是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个层次是用“卖气球”、“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等多个画面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源。同时,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体验学习的乐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和思维上的准备。
第二个层次,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例1是用“摆一摆,算一算”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摆弄学具、独立思考,展示多种计算方法和合作交流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具有了“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知识基础,在体现算法多样化方面重点呈现“想加算减”和“破十减”的方法。在“做一做”的练习中,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在综合练习中,除加强计算方面的训练外,还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结合,让学生不断体会数学的作用。
第三个层次,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例2利用学生喜爱的“小猫观鱼图”,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出13-8和13-5两道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用不同思路思考,得到不同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掌握的已比较熟练,有了“想加算减”的基础,再加上“想加算减”的方法比较快捷,又能同时计算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所以教材在保证学生自由选择计算方法的前提下,重视引导学生学习“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一编排意图在“做一做”的练习中和综合练习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另外,综合练习中,还突出了练习形式的灵活、多变和富有童趣;以及计算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
本单元继续渗透一些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如例1中渗透集合思想;练习二中的第4题、第5题,练习三中的第3题、第9题等渗透函数思想;练习五中的第7题初步呈现了简单的统计表的内容。
教材中“用数学”的编排,除少量穿插在练习中编排外,还特意安排了一幅情节引人,“资源”丰富,题材多样的大情景图(例3),引导学生用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巩固口算。在解题要求上,从根据题意直接计算,到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再计算。在“做一做”的练习中,出现了扩大开放性、增加信息量、给学生更大思维空间的综合情景图──“美丽的大自然”,引导学生根据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鹿、河里游的鱼为素材,独立收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练习中,有关“用数学”的内容,一般都引导学生结合情景图理解题意,进行计算;或结合情景图提出问题,再进行计算。
教学建议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具体情景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教师应努力改变这一状况。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在充分发挥潜能的情况下学会新知识,记得牢,形成技能也比较快,运用起来更自如。教材在设计方面已经体现了这方面的意图,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自觉地创造性地发挥和设计。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例1,12-9。由具体情景引入后,先让学生想,想不出来,就拿出学具来摆,摆明白之后再互相交流,在比较、吸收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会计算方法。在练习的初始阶段,也要强调多摆、多圈、多说,以表象来支持学生的思维。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但是学习还有社会性的一面,就是要从与别人的交流中吸取好的“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还要适时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在自觉比较、批判中建立起自己的计算方法。如在教学13-8,13-5的例题时,如果让学生展开思路,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可能会出现“破十减”、“想加算减”,甚至还会有“连续减”、“点数”等方法出现,但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和争辩后,再加上在应用中的体验,学生会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掌握他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实际是把教师“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构建方法,学生学得更深刻。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重要的计算技能,在运用中必须达到流畅、准确。但这个要求不是一下子达到,是到学期结束时逐步达到。到那时一般要求每分钟正确口算8~10道题。具体练习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一年级小孩特点,多用游戏方式、比赛方式,如“开火车”、“找朋友”、“摘苹果”、“对口令”等方法进行练习。练习的面要广,注意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练习过程中,要不断了解情况,根据不同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调动积极性,提高练习效率。(2)练习一个阶段后,要筛选数目比较大和经常出错的题目,如17-9,15-8,14-6等,做成卡片或结合应用,细水常流的练习,稳步提高口算的水平。(3)对口算比较慢或计算有困难的同学,首先要弄清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是道理不清,还是记忆迟钝,针对问题想办法。再是对他们要耐心,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教育周围的同学尊重他们,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也有成功感,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站在促进人的发展的高度,强调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重视应用意识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例如,例3后面的“做一做”,教材中提供了一幅“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景图,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而且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教师教学时,可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