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巴巴 >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的事迹5篇

事迹材料的研究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让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激励人们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下面是文笔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孝老爱亲的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孝老爱亲的事迹5篇

孝老爱亲的事迹篇1

xx,男,出生于1958年4月,现年60岁,居住在气象台社区55号。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哥哥50年无怨无悔,不离不弃。

在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xx与爱人xx照顾瘫痪的哥哥已成为气象台社区传颂的佳话。xx70岁,是xx的大哥,因从小患病,腿脚不方便。母亲早逝,父亲和两个妹妹都在外打工,哥哥的生活起居全靠最小的弟弟xx照顾了。

弟弟勇担照顾重任

由于患有强直性脊椎炎,xx从12岁起就开始“跛脚”,常人走1百米几分钟,但他却要花半个小时。由于腿脚不方便,他读完小学便在家为一家人洗衣、做饭。18岁时,xx彻底站不起来了,家务活便都落在了8岁的xx身上。

xx是幸运的,上帝关上了他的一扇门但是却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他虽然不能向正常人那样行动自如,但是他有亲人的关心与爱护,他拥有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亲情。

xx本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坚持照顾哥哥。每天放学回家,他总是先做好一家人的饭菜,再花上1个半小时给哥哥做全身按摩,直到帮助哥哥如厕、洗澡后,才有时间做作业。看着小伙伴们在户外玩耍嬉闹,小小年纪的xx,却只能过早的挑起照顾哥哥的重担。

xx在家时都是坐在弟弟为他加工的木凳上,木凳钉了铁条比较扎实,不容易摔跤。如今xx可以坐在凳子上慢慢移动,总躺着也怪难受的.。虽已67岁,头发也花白,可他的精气神却丝毫不输给年轻人。

背着哥哥每周看戏

xx8岁那会,一大家人挤在民主路十几平米的小屋里。晚上哥哥关节疼得睡不着,眼泪都快疼出来了却拼命忍住,弟弟就爬起来陪哥哥一块儿哭。回忆起童年,哥俩最开心的就是每周六了,哥哥爱看露天电影,弟弟就背着他去解放路的剧院,那时候买不起轮椅,多亏了同去的小伙伴帮助轮流背。

日子一天天过去,xx也一天天长大,他做过搬运工、当过建筑工人,无论打什么工,他总是会抽时间回家为哥哥做饭。由于经常做饭,xx练出了一手好厨艺,由于厨艺了得,他被城区某单位招进去当了食堂厨师。这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一干就干到了退休。

带上哥哥成家立业

xx总说,“挑媳妇要温柔、善良、能包容我的,我的生活重心肯定是放在哥哥身上,还好这个心愿实现了。”xx有个温柔的媳妇儿,她叫xx,除了照顾女儿,就是照顾哥哥了。原来兄弟俩的住所只隔一堵墙,还是窗对窗,哥哥有啥事喊一句弟弟就能听见。弟弟不在家,弟媳便会过来照顾哥哥。对于自己嫁到xx家后所做的一切,xx腼腆地说,自己所做的这些都是应该的,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早在嫁过来以前,她就知道家里有一个大哥需要照顾,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有其他的想法。xx总说,“他是我们的哥哥,照顾他是应该的,别的人家里也会这么做,这也没啥。”

哥哥自己在家摔了3次,摔一次就要在床上躺半个月,弟弟总是自责不已。但是xx总是不愿意麻烦弟弟一家,但是作为亲人,他们怎会嫌麻烦呢?

帮哥哥圆创业梦

上世纪80年代,哥哥xx曾组建过自己的家庭,并生有一女。可好景不长,也许是顶不住这样的生活压力,爱人在孩子1岁时悄悄离家。有了女儿,xx自食其力的心愿越来越强烈,为了满足哥哥的心愿,xx帮哥哥盘下了一家小杂货铺,并和他一起张罗生意。

xx忘不了,一周总有几个中午,弟弟都会抽时间骑三轮车去进货,忙得大汗淋漓再去上班;每逢夏季,因为在太阳下晒久了,弟弟的脖颈处总会晒脱皮……

对于这些,xx总觉得这都是当弟弟的该照顾的,哥哥过得幸福快乐,就是最好的事。

50年来,xx用双手为瘫痪哥哥撑起了一片晴空,谱写了血浓于水的亲情篇章。如今兄弟俩都“退休”了,各自的女儿都已长大成人,结伴在武汉打拼。对于以后的路,xx说,日子再难,也不能不顾亲情,既然选择了坚持,就不会放弃。如果可以,我愿意再陪哥哥半个世纪。

孝老爱亲的事迹篇2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在我们家就有这样一个孝老、爱老的好榜样,他就是我的弟弟——李文钊。弟弟是华山旅游公司华山自来水厂的一名普通职工,1976年出生,现年37岁。他用真爱勾勒了倾注与付予的光环,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美德。近两年来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尽心竭力赡养年长的母亲,他用真情无私的付出在我们家和单位同事及体委家属区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面对困难勇于担当

20xx年6月30日早,父亲突发脑溢血住院,医生说父亲脑出血位置不好,压迫了右侧肢体不能动,也说不了话。父亲生病时63岁,身体一直很硬朗,刚退休,正是享受晚年幸福的时候怎么说病就病成这个样子了!全家人都无法接受这个残苦的现实,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接受事实。生病住院期间,弟弟精心照顾父亲,亲力亲为,每天给他变着花样做饭菜,学习脑出血病人护理知识,从生活、精神等多方面对父亲照顾的无微不至。父亲的病恢复的较好,15天后就能在家人的协助下下地活动、自己用勺子吃饭和我们正常交流。就在医院决定让第二天出院的前一天晚上,父亲精神很差,晚上睡不着觉,一晚上都很紧张,汗出的不停,但意识还清楚,第二天早上做ct检查后诊断同位置对应的右侧又出血了,而且比第一次出血量多,这对我们家人来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感觉天都塌了下来。父亲睡在病床上和植物人一样,眼睛连眨都不眨一下,高烧近39度,每天嗜睡,不能和我们交流,神志和意识也不清。此时,我们只祈求老天保佑父亲躲过这一劫,早日醒过来。这个时候最可怜的就是母亲了,她整日以泪洗面,给我们说:“你爸刚退休,正是享福的时候,他病后,我现在看着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感觉是多余的”。医生告诉弟弟,父亲的情况不好,要有思想准备。拿着病危通知单,弟弟化悲痛为力量,他说:“只要有一线希望,绝不放弃治疗,就是把卖房子卖了也要给父亲看病”。他还开导母亲说:“我爸虽然有病了,但咱家的生活还得继续,不能因我爸有病而影响咱家的正常生活,凡事都有我呢,你不用担心,你每天该锻炼就去锻炼,该逛街就去逛街,把你自己身体搞好是最重要的了”。

积极筹钱全力医治

近两年来,先后在华阴市人民医院、西安西京医院icu重症监护室、陕西省中医院、陕西省荣复军人康复医院、唐都医院、交大一附属医院给父亲医治。弟弟在网上查,到处打听什么药物能让父亲恢复快些,得知神经节甘脂对脑神经好时,他要求医生给父亲打营养神经的神经节甘脂,这个药不在医保促销范围,一支就200多,他没说一句嫌药费高的话。医生叮嘱,脑神经被破坏后,想要修复是很困难的,主要还在于病人自己加强锻炼和家属后期护理。为防止褥疮,他给父亲买了气垫床;为了不让脚变形,给父亲买了矫正鞋;还买了康复器材(站床、脚蹬车)、能看到视频的随身听、专用洗脚盆、泡脚的中药、理发工具、刮痧板等,只要父亲说想吃什么,弟弟从不算计花钱多少就给父亲买,凡是对父亲病好的药物或是康复治疗他都让医生给父亲做。每到一家医院都得花费不少的费用,都得付出很大的心血。但弟弟没让母亲和我担忧,也从没有怨言和不满话。他四处筹钱给父亲看病,亲朋好友知道父亲的病后,他们既出钱又出力,帮我家度过了这个难关。从父亲病危到现在能正常同我们交流,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一个多么不易的过程啊!从父亲去年生病到现在已1年多了,这期间,弟弟承受着精神与身体的双重压力,来回奔波于医院和家之间,他瘦了好多。回想起父亲生病所度过的日日夜夜,真不敢想像是怎么挺过来的。在全家人的不离不弃、相互鼓励支持和亲朋好友的关心与帮助下,父亲终于过了鬼门关。这是上苍在眷顾我们,给我们孝敬父亲的机会啊!

不遗余力精心照顾

父亲生病后,弟弟放弃了单位给他提升的机会,一下班就回到家陪父亲锻炼,全身心都用到父亲身上。他总说“行孝要及时,百善孝为先,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新闻和报纸上经常讲有些人长期伺候长年瘫痪在床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再别说这是咱们的亲生父亲呀”!

在父亲病重用鼻饲时,每天为了保证父亲有足够的营养,弟弟专门从网上买了铁棍山药,母亲做了山药小米粥,蔬菜汤、鱼汤、水果汁,再用豆浆机打成糊状,他用针管一管一管给父亲推进去;怕医院的饭菜不合父亲的胃口,弟弟和弟媳总给父亲带上他们亲自做的父亲喜欢吃的饭菜。父亲后半夜休息不好,医生开的安眠药,弟弟嫌有副作用就没让父亲服,他整晚上就不睡觉陪父亲,他从不让父亲受一点委曲。还常给母亲讲,照料父亲就得顺着他,如果父亲睡不着,我们不陪他反而睡着了,那还照料什么。所以,父亲无论是大便或是小便弄到裤子上了,他都会说:“没事,洗一下就好了,不必在意”。每次,父亲蹲在马桶上大便完后,他都要把大便认真研究一翻,看是干还是软,多还是少,颜色正不正等,以便在饮食上给他调节。父亲住院期间,同病房的人看到我和父亲聊这聊那,给父亲擦洗身上时就说:“还是女儿好,要是儿子的话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父亲骄傲和自豪地说:“我儿子比女儿做的还好。”同病房的刘伯见到弟媳给父亲倒尿,还以为女儿,知道是儿媳后说:“你这当儿媳的真好,没见过儿媳能给公公倒尿的。”弟媳笑着说:“谁都有老的时候。”因长期卧床,父亲便秘,怕他大便时用力伤身,我老公就用手一把一把地给父亲抠大便。刘伯感动地给父亲说:“老弟,你值呀,你儿媳和女婿都能这样侍候你,你应该知足啊!”在弟弟孝心的感染和带动下,全家人齐心协力,各尽所能,不厌其烦地照顾父亲。一生开朗乐观、风趣幽默、思维敏捷的父亲一年来被病痛折磨的像个小孩,喜怒无常,说话含糊不清,大小便失禁,因肌张力高,四肢不灵活,一着急手就发抖(这是脑出血后遗症)。在医院,好多病人家属为了方便,都用保鲜袋接尿,弟弟坚持用尿壶接,虽然接不好了总会尿湿床单,但他宁可多洗些床单也不愿意让父亲下身捂在保鲜袋内。他常给父亲跳舞、说笑话、扮鬼脸逗父亲开心。父亲虽说有病在身,但和没病时是一样的,每天刮胡须、坚持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清理鼻孔、勤剪指甲、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掏耳朵……每天晚上坚持给父亲擦洗身子,用艾叶和红花煮水给父亲泡脚。

坚持每天给父亲全身做按摩。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现在身体比以前硬朗多了,也胖了,脸上气色看上去也好多了,这一切可喜的`变化,家人很欣慰也很高兴,看到父亲一天天在好转,我们的心情也都随着好了起来,对治疗父亲的病更有信心了。父亲现每天坐在轮椅上自己能吃饭、喝水、扣扣子、用筷子夹菜,更值得家人欣慰的是,父亲记忆力还好、能唱歌、唱秦腔、迷胡戏、吟诗、猜谜语、算数等等。父亲虽然有病了,但他还是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有时我们说的不对的地方他还及时给我们纠正,听到我们表扬他耳聪目明、记性好,脑子聪明时,父亲像个小孩子一样乐得合不拢嘴。医院的护士和医生看到父亲现在的样子都说:“你父亲能恢复到现在这个样子是个奇迹呀”!亲朋好友也说父亲恢复的比想象中要好的多。这一切都倾注了弟弟更多的心血,也让全家人欣慰和动容。看到弟弟既要照顾父亲还要上班,好多人都建议找个保姆来照料父亲,但弟弟却怕保姆掌握不住父亲的喜好,照顾不好;怕父亲心理上有被家人遗弃的感觉。

所以他就是再苦再累也不提找保姆的事。现在照顾父亲近两年了,一天不见父亲他心中就会不安,只要有时间就陪父亲说话,变着法地逗他开心。父亲1.76米的个子,上下楼很费劲,但这都是弟弟的差事。天气暖和时,弟弟不嫌费事,每天推着父亲出去转,让他呼吸新鲜空气,接触外面的人和物,培养他的自信心。弟弟还买了拔罐的仪器,每周给父亲做一次拔罐,他还说要学会针灸,自己亲自给父亲进行针灸治疗。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

我的弟弟李文钊,用他的善良和孝心为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孝老爱亲的事迹篇3

徐xx,女,今年17岁,共青团员。家住新县新集镇艾洼居委会,就读于新县高中本部高三(2)班。该同学学习刻苦认真,思想品德端正,孝老爱亲事迹典型。

小时候的徐力维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有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有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爸爸妈妈,有聪明活泼的弟弟,一家人虽不富裕,但其乐融融。

2009年秋天,徐力维同学的爸爸徐斌突患脑溢血,当时她仅仅是初二学生,弟弟才上六年级,爷爷奶奶年近80,都有老年痴呆症。爸爸一病,妈妈要去医院照顾病人,就把整个家丢下了。没办法,徐力维只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既要在学校搞好学习,还要回家照顾爷爷洗脸,穿衣吃饭,帮助奶奶做饭、扫地、做家务等等,不幸的遭遇让她过早体味了生活的贫困与艰辛,但她总是说:“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不能让妈妈担心。”这一挑就是123天。直到几个月后父亲从医院回家。

徐力维母亲李本丽身体也很不好,前几年肝脏做过切除手术,不能做太多的事情,所以在父亲回家后的大部分家务仍是要她做:洗衣做饭,加上爸爸的尿布,还要帮妈妈给爸爸做康复运动。那时她爸爸被确诊为植物人,整天卧床不起。即使这么辛苦,徐力维仍毫无怨言。爸爸病后,家里生活相当困难,她正值青春年少,没有去与人家比吃比穿的,穿的都是好心人给的旧衣服,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其他同学一星期要花费100元钱,而他们兄妹俩每月一共才用100元钱,妈妈有时对她说:“孩子啊!真是苦了你了!现在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了。”望着妈妈憔悴的面孔和头上出现的银丝,徐力维含着泪点点头,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妈妈照顾好家人。

从此,不管春夏秋冬,徐力维每天早上五点就准时起床了,她总要先帮爸爸洗脸刷牙,穿好衣服,再趁妈妈做饭的时候读读书,自己有时候都顾不得吃上一口就得背上书包飞快地赶到学校上课,放学铃声一响又飞快的跑回家帮妈妈做午饭。除了学习,做家务、照顾爸爸的饮食起居,成了徐力维每天必须做的事,她的少年便是在这样的忙碌辛劳中一天天度过的。

临近中考,她的学习任务也变得繁重起来,但她依然坚持每天临上学前把吃的喝的给爸爸准备好放在床边,中午回家给爸爸喂饭、擦洗身子,晚上回家后给爸爸洗脸、洗脚、做身体按摩,给爸爸讲自己一天的收获,看到爸爸笑,徐力维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周围好心的大叔大婶们有时候也会过来看看她们一家,问她有哪些地方需要帮忙的,但徐力维都会婉言谢绝,因为她觉得,这么多年来大家对她们的帮助已经够多了,现在她长大了,就要凭自己的能力撑起这个家了。

这么艰苦的家庭条件,她没有放弃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升高中时,她原本打算放弃县高去职高的,因为职高学生有补助,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可以让弟弟更好的学习。她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好心人,有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她上高中,她知道求学的不易,珍惜上学的机会,克服了一切困难,努力学习,成绩始终优秀。

进入高中之后,学习任务更繁重了,但卧病在床的爸爸依然是徐力维最大的牵挂,她甚至想到过放弃学业回家一心一意帮妈妈照顾爸爸,可每次都会被妈妈骂:“孩子啊,这么多年的艰辛我们都走过来了,爸爸有我照顾,你要好好学,再坚持三年,你考上大学就好了”。听了妈妈的话,徐力维饱含着泪水,继续回到学校努力读书,她在心里激励自己:“我要坚强,我不能向生活低头”。几年来,徐力维精心照顾爸爸的孝心感动了周围的许多人,大家都对这个善良质朴的女孩竖起了大拇指。

走过了艰辛的成长之路,徐力维没有享受快乐幸福的少年时光,她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的义务,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徐力维却毫不畏惧,她在日记中写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要与那雏鹰一样,用大自然生存的残酷历练心智,以凤凰涅槃的精神坚定信仰。我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笑对生活,残缺的家庭也会充满爱的温暖,也能收获美好的明天!”

孝老爱亲的事迹篇4

xxx,女,43岁,县镇村6社人,家中有四口人,分别是丈夫,公公,儿子。

她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1990年结婚到镇村现在这个家庭,其公公,生于1932年5月,1970年双面失明至今40余年,婆婆因突发脑溢血于20xx年5月去世,儿子在中学读书,为了全家人的生活,爱人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帮忙干农活。

从嫁进这个家门,就担起了照顾双老的职责,特别是这个双目失明的老父亲,为了支撑起这个家庭,照顾好老人孩子,她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挑水煮饭,白天干活,晚上回家洗衣服,缝补破烂。忙完这一切还要服侍双老,本来很紧张甚至可以说清贫但很平静的家庭,在20xx年5月被打破,年迈的婆婆突发脑溢血病逝,由于住院所花销的费用让全家人倍感压力之外,的身心都遭到了严重打击,这么多年的日夜相处,婆婆在她心中已然成为了最亲的妈妈,妈妈去世,爱人不在家,各种事故接踵而来,但是没有倒下,她下决心要将这个家撑起来。独力处理完婆婆的身后事,让这个单薄的肩膀散发出了厚重的光辉。

婆婆去世后,最让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的一老一小了,因村上小学撤出,孩子只能到几公里以外的镇上学,由于家庭贫困,没有条件住校,就只有每天接送,接送孩子的路途要抄近路就必须翻过一座山坡,夏季还好,天亮得早,一入冬季,就又冷又看不见路,经常摔得鼻青脸肿,身上常常是青一块紫一块。

但回家还要照顾双目失明的公共,帮助他穿衣服,洗漱,喂饭。但是最不方便的是帮助公公上厕所和洗澡这两件事,农村的风俗和传统思想观念的禁锢让公公和儿媳之间不能有过分的亲密接触,不然会招来很多流言蜚语,但是如果这样,那公公就只有遭活罪了,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后,最终克服了这个心理障碍,她从心底里将公公当成了亲生父亲,做女儿的帮助父亲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更是中华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公公吃饭时,由于看不见一切,找不着方向,弄不清桌子上饭菜摆放的位置,她就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喂给他,老人上了年纪,胃、牙都不好,很多按照年轻人饮食习惯做的饭菜他都不能吃,就调整自己和儿子的饮食习惯,水果削好切丝切片,肉食大多都是清炖或者做成丸子,尽量让老人吃饱吃好。由于其身正,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一丝尴尬,周围竟没有传出一点流言蜚语,提起她都说不容易,很好。

忙完这些,才能出门干农活,中途还要回家几次看看老父亲是否摔着了,是否饿了,是否有什么不方便需要帮助的,这一天里里外外忙下来,经常是累的腰酸背痛,由于太劳累,晚上失眠,不知道她在被窝里哭过多少回了,但是她并没有因为自己个人的辛苦,而产生放弃的念头,也从未埋怨过丈夫不在身边分担,反而将整个家照顾的非常周到,她打心眼里鼓励自己要“不离不弃,作公公永远孝顺的女儿,做儿子永远称职的母亲,作丈夫永远坚强的贤内助”。

世俗的观念并没有成为逃避养老的拦路虎,在这十字路口,她勇敢打破了世俗的禁锢,将公公照顾的无微不至,相信这是真正意义体现了“孝义”!

孝老爱亲的事迹篇5

xxx,女,现年xx岁,是一名普通工作者。名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人妻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作为一名儿女,在赡养老人问题上,对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亲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孝顺不仅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逢年过节,向云艳哪怕再忙再累,也要带着子女陪伴在父母身边,总要给父母里里外外换个新,老人家嘴上说不要乱花钱,但心里却乐开了花。都说媳妇难做,可向云艳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的诠释着"孝道"的真谛,让婆婆觉得这个儿媳妇比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要好,婆婆常说"有这样的好儿媳,是我前世修来的福!"

古稀之年的四位老人,由于长期的辛苦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疾病,只要父母身体感到不适,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他们身边,跑上跑下陪着父母去医院做各项化验检查。父母住院期间,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这些劳累繁琐而又必须的日常护理工作总是亲力亲为,任劳任怨。因为患病,老人们胃口不好,总是费尽心思,迎合老人们的口味,不重样地给老人们做饭菜,让老人们吃好。家住农村的老父亲几次大病,病危通知书前,泪眼婆娑的一次次恳求医生将老父亲从死亡边缘拉回。在精心照料下老父亲安享天伦之乐,但终敌不过岁月的年轮,20xx年底的一场大病,在县人民医院放弃治疗后,望着病榻上奄奄一息的父亲,不愿放弃那一丝生的希望,强忍着泪水坚持将老父亲送往邵阳中心医院救治。那一年,带着家人陪着老人在医院度过了他人生最后一个春节。办完父亲的丧事,怀着悲痛的心情,立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化悲痛为力量,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事务。

作为一位妻子,深知妻子是一所学校,她能培养出优雅成功的男人,也能催生出邋蹋失败的男人,妻子的好坏决定了婚后男人下半辈子的生活,一个男人选择了什么样的女人就等于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1982年,和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30多年来,她默默无闻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丈夫的工作异常的繁忙,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好丈夫的工作,义无反顾的挑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做饭洗衣,照顾老人、料理孩子她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作为一位母亲,她深知知识和做人的重要性,因此即使再忙再累,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她时常教育儿子学习工作要踏踏实实、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教,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已成长为一名有教养、有礼貌、讲文明、有素质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得到单位领导、同事和广大邻里的一致好评。丈夫常说,我的毕生荣誉有一半是我老婆的。

知天命之年的诚信热情,敬老爱幼,乐于助人,不仅对家人这样,对亲戚邻居也是如此。这位普通的家庭妇女,普通的工作干部,用自己最年轻的时光,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爱情、亲情和真情,她爱老人、爱丈夫、爱事业,她多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个家庭,用自己那颗最善良的心怀温暖着老人和丈夫,谁能算得清她付出了多少心血、流过多少汗水,正是象她这样一些勤劳、善良、纯朴的家庭妇女们继承和发扬中国女性传统美德,正是她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多少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幸福。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孝敬老人、夫妻和睦、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的优秀传统美德。她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她却在平凡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示了她孝老爱亲,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先进事迹先进事迹材料优质5篇

事迹材料范文先进事迹材料模板5篇

基层事迹5篇

积极事迹材料5篇

防汛事迹5篇

劳动模人物事迹5篇

榜样三人物事迹5篇

2023抗洪抢险事迹5篇

榜样及事迹5篇

美德之星事迹材料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464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